2012年第一代產品發布,配合當時力推的windows 8,微軟在業界推出二合一形式的windows 筆電,在筆電出貨量趨緩的時候企圖探索筆電的全新型態。
windows 8 主打觸控,很明顯的是想將windows打造成一個兼具行動力跟生產力的系統,Surface藉著平板的外型,筆電的芯, 想成為你手中的那個唯一設備,包辦你的娛樂以及辦公。
即使surface的概念很新穎,但是市場普遍不看好,surface pro 和surface pro 2 的產品的確也有其痛點,例如厚重的外型、支架角度限制、續航、windows 8應用不足……。The verge雖給了surface創新的美名,卻也不吝嗇批評其缺點
幸好大部分問題都在第三代surface pro推出之後有了改善。做為第三代產品,surface pro 3的改變是巨大的,不僅實現了無極支架、更大的12吋螢幕、更高解析度,厚度也從13釐米降到9釐米、重量從900g 降到800g。還推出經典的銀灰配色,改善觸控筆靈敏度……這些都跟用戶體驗息息相關,無怪surface pro 3取得了市場關注度,是這個系列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微軟不僅從surface pro 3開始實現盈利,整個筆電設計的風向也出現轉變。越來越多廠商開始推出類似的二合一設備,就連蘋果也推出了Ipad pro來與之應戰。
伴隨著windows 8 和windows RT的失敗,windows 10 、UWP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的問世,微軟在CEO納德拉上任之後打出”移動為先、雲為先”的口號,股價也創下新高。
從現在看來,windows 10 和 surface 品牌都成功了
2012年surface pro
2013年 surface pro 2
2014年 surface pro 3
2016年 surface pro 4
2017年 New surface pro
surface pro4 在第三代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諸如更大角度的支架、更輕更薄、更大的屏幕、更加平衡的功耗表現,當時的發表會上微軟幾乎就是以統治者的身分回歸的
接著就讓我們來細看我史用了兩年surface pro 4的心得,並在文末給出一些我對surface品牌的期許
⚫️ 設計
surface pro 4 的工業設計跟蘋果走的是不同的路。蘋果一向以圓潤、對稱、簡潔著稱;微軟則是走工業風的硬派路線,邊角切割更為銳利。
材質上採用的是鋁鎂合金,金屬光澤感比起Macbook的鋁合金略為不足,但好處是重量控制得更輕。surface pro 4的機身重量約為790,加上鍵盤的310g,整機重量僅為1.1公斤,比起mackbook air 的1.3公斤還要輕。
放進背包也毫無壓力,有時候還要檢查一下有沒有帶出門才行
surface pro 4的機身厚度也控制在9釐米之內,相當驚人
背面取消SURFACE標誌,改用微軟logo。
隱藏式進風口設計得很好,不會破壞整體性
500萬畫素攝像頭,畫質也就那樣吧,但我很少用。
左上方放置電源鍵、音量鍵,設計在這裡是為了平板模式方便使用的。
整體而言suface pro 4不論是做工、設計都非常好看,跟Macbook走的雖是不同風格,但不論帶哪一台到咖啡廳也絕對是吸引眼球的
⚫️ 屏幕表現
微軟將一塊分辨率達到了2736×1824(SP3 為2160×1440),總像素數高達500 萬的屏幕塞進了Surface Pro 4 中,這樣屏幕的像素密度為267,在這樣的密度下,我們可以獲得很棒的視覺觀感。
不僅如此,在專業顯示評測機構Display Mate 的測試中,Surface Pro 4 各項顯示性能指標都較Surface Pro 3 有明顯提升。
由於調色精準,用這台修圖是沒問題的。目前粉專和部落格的圖片都是用這台修的。
不過要我挑缺點的話,我會希望這塊屏幕的抗眩光能在做得更好一點,提升戶外使用的可用性。
最喜歡用surface pro 4 看漫畫了,但這也是平板模式下我唯二會做的事(另一個唯一是看影片)
⚫️ 規格
處理器:6th intel core-i5 6300U
硬碟:128G SSD
記憶體:4G
螢幕:12.3吋
系統:windows 10
性能上沒什麼好說的,surface pro 4就是一台生產力工具,平時開幾個word打草稿、Chrom開十幾個分頁、evernote、PS都毫無壓力。
我認為surface pro 4在膝上使用的穩定性依然不如傳統筆電,這當然是所有二合一筆電/平板的通病,但我還是天真地希望微軟能在下一代(6th)給出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 接口怎麼樣?夠用嗎?
surface pro 4 接口只有四個:USB type A 3.0, mini Displayport, suface connector, 還有耳機接口
磁吸式充電接口非常方便,有用過舊款macbook的人就懂,蘋果砍掉Magsafe真的很可惜。現在行業對於充電的趨勢有兩個,快充跟無線充電,希望微軟也能在下一代surface pro 中加入快充。
對於輕薄筆電來說,接口本來就是難以完整的,因此我認為不用追求齊全,只要夠用就好,很可惜surface pro 4 真的太少,在2018年沒有支援個USB type C確實是比較落後的,這也是促成我換機的動力之一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拍照需求,surface pro 4並沒有支援標準SD卡槽,只在支架下方提供micro SD卡槽,這點對我還是比較麻煩的,這意味著如果我在外面拍照臨時想要修圖,就只能透過傳輸線,或是透過NFC上傳到手機,用手機修
surface pro 4的USB 充電口只有一個,這代表你如果配置了一個滑鼠,就不能外接USB了,因此我強烈建議有滑鼠需求的人一定要買藍芽滑鼠。
⚫️ 續航力有官方宣稱的十小時嗎?
surface pro 4搭載容量為的電池,在官方的宣傳中surface pro 4有連續撥放10小時影片的續航力,聽起來很不錯,可惜我沒有一次體驗過
基本上我帶去咖啡廳寫作,開啟Evernote, chrome, PS等等,大約五個小時就進入低電量警示了
發熱方面,像我這種”高強度”使用,基本上沒有發熱,風扇也極少開啟,在不玩遊戲的前提下,surface pro 4的發熱和噪音是不用擔心的(這台本來就不是設計用來打遊戲)
⚫️ Windows Hello 面部解鎖,真的好用,真的
在開機之後,surface pro 4就會要求你輸入面部信息,基本上就透過前置攝像頭+紅外線傳感器實現的。在兩年多的使用中,windows Hello「掃臉」的成功機率非常高,即使在環境光不足的夜晚也能輕鬆識別
個人認為,在筆電開闔的一瞬間自動啟動windows Hello解鎖是非常自然的,比起手機上的指紋識別,面部識別在筆電上顯得更為合理
越來越多的筆電也支援面部解鎖,希望手機能快點跟上體驗
⚫️ 體驗總結,瑕不掩瑜的代表作
如果說surface pro 3是為微軟攻城掠地的先鋒部隊,surface pro 4可以說是一位成熟的軍官,亦步亦趨的指揮著surface品牌攻佔市佔率。
surface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在美國、中國都是相當火熱的機器。隨著surface laptop, surface book, surface studio的發布,展個品牌產品線可以說是很完整了,pro作為先驅,已經功成身退,去年發布的New surface pro也只是在surface pro 4的基礎上進行小修小補。
縱使有缺點,surface pro 4的體驗依舊相當完整,如果你不依賴各種線材連接,這部電腦已經是相當棒的生產力工具了
或許當新一代的surface pro 能帶給我們更多的亮點,諸如USB type-c with thunderbolt 3 的加入、更長的續航力、膝上穩定性、SD卡、第八代處理器……
surface pro 系列為當時死氣沉沉的PC市場注入一股新活力,目前為止筆電出貨量竟有緩緩上升的趨勢。希望微軟能積極保持創新理念,持續打磨好surface這個品牌,不要像當年的Lumia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微軟這個科技巨頭證明了:「軟體公司也是能做好硬體的」。在windows 10 的帶領下,微軟的產品體驗正在趨同,這是行業趨勢,也是產業趨勢。傳說中的surface phone還沒現身,surface pro身為這個系列的老大哥仍需站穩腳步,為子弟兵打出一片江山。
⚫️ 更多實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