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升級心路 噴錢的歷史 (圖多文長慎入)/新增噪音測試
2020年5月17日 03:26
#閒聊
#分享
文章很長 請細細品味 歡迎留言~~
先來張信仰圖當作開頭
目前工作區域擺設
2020/12 更換鍵盤+移除部分燈條
2020/10
1.先說沒有換過的東西:
鍵盤HyperX Alloy Elite 青軸 (生鏽的垃圾)
滑鼠G903
螢幕LG 27MP89HMS(老古董款式 顏色優質
2.桌機未更改的基礎配置:
Ryzen 7 2700 oc 4Ghz
ROG B450F
Seagate 1TB HDD + Adata SX950U 240GB
前期型的我
機殼用旋剛夜鯊+原廠CPU散熱器
全機2進氣1排氣對RX570來說綽綽有餘
平常使用也都是老筆電+桌機一同運作
--------------------------------------------------------------------------
「中期型」
因緣際會下被推坑了1000w鈦金電源
(福利品 $1990而已)
夜鯊屬於上置電源機殼
完全無法容納我的巨無霸電供
加上同學願意出借Vega 64 Silver Edition
決定敗入當時特價的TT C23 TG $2190
買了兩顆Be Quiet! Pure Wings 2 2000轉×2 $1280
還在蝦皮上撿了套240 Enermax水冷$1500
再買了利民 R12 RGB風扇3顆一套 $1390
至於我哪來的錢...少吃點飯不會死
舊機殼+舊的550w電源用1800賣掉了(超便宜
(換顯卡前 新機殼已上線)
(更換的顯卡)
(換顯卡後)
(順便幫鍵盤更換原廠PBT布丁鍵帽)$ 200元
(不知道有沒有人眼尖發現我換了喇叭~
不過這套音響我並沒有花錢 是舊的喇叭故障了原廠出保固缺貨所以升級~~(大躍進))
此時風扇配置為
前面 兩顆利民R12×2進風
上方兩顆BQT做水冷排風(這兩顆很安靜)
後方R12作為排風
原本以為可以好好安心的用下去
沒想到第一次裝機完 一開機 自檢時
顯示卡的渦輪扇發出了可怕的高頻風扇聲
馬上讓我開始對機殼反感(沒辦法擋噪音)
而且這款機殼設計不良(難怪沒有開箱文)
前面很難進氣 上方的氣孔更是弄好玩的
根本沒辦法使用
最大的重點是機殼剛性頗差
(新手不太在意 但我很在意 跟硬碟壽命有關)
我的書桌因為年久失修有點歪歪的
每次只要敲鍵盤大力一點 機殼就會開始哀嚎
(此時全機僅14公斤不到)
再加上風扇等級太低 風扇發出的聲音也令我養成了睡前關機的習慣(不關機會太吵沒法睡)
所以在10月裝機後
大約11月就開始物色新機殼😂😂😂
喔對了還買了新筆電($40000+滑鼠3890)
---------------------------------------------------------------------------
「後期型」
在每天狂滑蝦皮露天還有社團拍賣之中
我看到了我曾經夢寐以求的機殼
有在玩PC Hardware的人就會知道
這品牌的東西真不是一般的貴
入門機殼起跳價就是$3000左右
重點是一樣大小的機殼
他可以比別人重個2-3公斤
特色是超靜音(如同他的名字)跟...超重
如圖示中這款 定價大約4990
我在網拍上看到二手狀況不錯的只賣2500
結果手一滑就下單了QQ 再度吃土😔😔
(我忘記拍開箱照)
但我永遠記得機殼到貨 箱裝上面寫著“14.2Kg”
心裡有種莫名的自豪與安心感XD
(裝機完成照)
(注意牆壁 你就會發現這電腦主機真的重到桌子快扛不住了)
此時主機大約18.8公斤左右
風扇配置:
機殼預配BQT 14公分風扇3個進氣(市價2000
舊主機的水冷及水冷用的風扇都移植過來
且舊的機殼+利民R12風扇用1000+900賣出
因為機殼太重 配件太多
我整整組了4小時才完工(整線很累的)
但是當我開機時 原本顯卡高頻的風扇聲
被機殼厚實的吸引棉及特殊設計的風道給吸收
測試發現待機降低約7分貝 滿載降低13分貝
(你以為到這裡就完了嗎? 沒有你想多了)
(所以才說文長慎入)
---------------------------------------------------------------------------
「大後期的前期」
此階段主要針對顯示卡改變
因為不好意思用同學的Vega 64太久
加上自己實在很想讓電供負載高一點
所以我又開始了尋找顯示卡的模式
每天日復一日的在網拍上尋找心儀的卡
(不過我有個癖好 我喜歡用高耗電的老旗艦卡
即使新顯卡的功耗比較低效能比較好)
最後用低於市場二手均價不少的價格入手了
對 就是大名鼎鼎的微星閃電卡(ノ*0*)ノ
這張980Ti有著暴力的散熱模具
(整張卡1.4公斤)
超強的供電模組(2×8Pin+6Pin)
非常黑人的Size (33公分左右)
還有超高耗電量(約350-450w)
重點是效能 超頻後可以接近GTX1080
裝機照
(此時因應配色購入了兩條RGB燈條 $650)
為了解決沒有排風扇的問題
在努力少吃了好幾餐之後ಥ‿ಥ
買了一個貓頭鷹P14S Redux作為後排風扇 $680
並且加購了原廠防震墊 $180
在這些改裝之後
整機燒機功耗可達到550-600w
然而溫度卻還算漂亮(因為當時冬季)
重點是超級安靜啊啊啊啊
就算開著遊戲也能睡覺了XD
此時主機約22.5公斤
--------------------------------------------------------------------------
「大後期的中期」
對,我中了RGB的毒,深受其害
把半個月的餐費(嘿嘿剛好稍微變瘦)
全部投了進去(舒服)$2000
不只RGB(其實發光的東西都很便宜)
重點是風扇....
天氣逐漸變熱
我電腦的散熱系統
逐漸扛不住台灣瘋狂的夏天
請各位PC菜鳥記住一句話
「當你的電腦出現了一隻Noctua貓頭鷹 他將會不斷繁殖直到你的機殼被裝滿」
這句話我一開始還不信
結果....
這些屎色的東西不論你們信不信 $約3000
全機風扇如下:
前面兩個貓頭鷹A14+一個 IPPC 3000 A14
上兩個F12 IPPC 3000(水冷)+一個RGB扇進氣
下面兩個Be Quiet! Pure Wings2 進氣做硬碟散熱
後方貓頭鷹 P14S Redux 做排氣用
我電腦成功降低了約5-10度 開心(錢包爆炸)
裝機圖如下(含RGB改變)
(此階段記憶體升級Adata D80G 水冷記憶體)
可能有人眼尖
注意到為啥幾乎所有風扇都會發光
因為我噴了一堆錢買 PHANTEKS Halos(聖環)
他可以讓一般風扇也發光 共$2000左右
此時主機約23公斤
---------------------------------------------------------------------------
「大後期的後期」
因為即將搬家了
加上大學生活逐漸忙碌 平常主機沒啥在用
都是筆電背著到處跑
因此此時的升級改為追求耐用 穩定 平衡
也就是我認為PC Hardware玩家的最後階段
「收手期」
開始針對外設及電腦耐用度去升級
如原本的耳機為Planstronics RIG Gaming
的確不錯用 但是因為用很久了有點接觸不良
因緣際會下升級“ Sennheiser Game Zero”
(定價約1w 買入價格很瘋狂 超級低)
[再加上]因為喜歡聽音樂 加上有敗入專業麥克風需要做為監聽使用 去三創隨便找
買了支“Alteam AH598 ”(大單體監聽型耳機)
(超級推薦這個品牌 )
(定價5000)
滑鼠墊也在很久以前就升級了MSI的全區鼠墊
(競標價格250入手 很香)
至於前面說到的專業麥克風如下
Razer Seiren Pro (定價9490 朋友二手轉給我)
這隻麥克風擁有OLED螢幕可即時設定錄音參數
也可以用監聽耳機即時監聽
至於他到底為何那麼貴
簡單來說正常的麥克風只有一個收音單元
這隻麥克風有三個
所以他的體積超大(比..還大)
重量也重達1.3公斤
在此階段我也一併升級了WD SN550 500GB
作為系統碟 加速開機過程
後面我就不說價格了 怕自己難過
此時桌上的配置如下:
我這台主機幾乎只拿來打LOL跟跑跑
重點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掛機聽音樂XD
求推薦其他遊戲
---------------------------------------------------------------------------
「大後期的結束」
因為實在太忙了 主機幾乎都用不到
所以決定做最後一次升級
未來將只做故障升級(水冷保固到了也會換掉
對 我又買風扇了
我要把其他異類風扇
(其實也都是屬於高價風扇)
全部更換下機
也希望這是最後一次花錢購買風扇了QQ
也購入了SSD散熱片
希望固態硬碟能夠不受高溫影響壽命
---------------------------------------------------------------------------
過來人(算是吧?!)的幾句話:
我從國小開始接觸硬體拆裝及維修
我不論在國中或是高中
都被大家認為是電腦專家
畢竟硬體基礎+基礎Code能力(後來都忘了XD
每個人都認為我會往資工等相關科系去走
結果沒有 我不想讓興趣產生壓力
我只想把電腦硬體當作“興趣”
並且我“覺得”其實我們這些玩PC Hardware
(強調 個人看法 不要想太多 自己單純分類)
分為好幾個階段
從剛開始的萌新期(看著別人桌機流口水)
到青少年期(自己組了 走CP值路線)
後面的成年期(開始追求質感、燈光及耐用)
至我所處的老年期(完全的人性化及耐用)
-----------------(我說了 個人認為的)--------------------
大部分同齡的都還在青少年期
而我卻提早進入了老年期
或許是身邊的玩伴少 自己二手市場交易的多
大早把所有想玩的零件都經手過(Titan QQ)
我開始無法體會到PC升級的快感了
也就是說 硬體升級快要不再是我的興趣了
我發這篇文的目的也只是單純分享自己的經驗
還有希望有那些還在追求RGB的同志們能夠給我一點動力 讓我繼續在硬體世界玩下去~~
歡迎所有對一般桌機有問題 或想請教的人
又或者是想分享的人在下方留言~~
最後分享採購心得
1.風扇麻煩一次上到頂 因為二手價很低
2.機殼沒有一定要有濾網
3.機殼剛性比漂不漂亮重要很多
4.機殼越重用料絕對越好
5.燈光追求久了會開始追求溫度表現
6.電源最好至少佔電腦總預算的一成以上
7.RGB裝久了就會把他關掉XD
8.外設升級比硬體有感
9.老桌機升級一律加大記憶體跟裝SSD
10.新手主機板請買全新的
最後的最後
新家裝潢好會變成半工作室的模樣
到時候會發文在居家板 敬請期待
#如果有機會歡迎參觀
#半退坑
#不業配不黑品牌
---------------------------------------------------------------------------
[噪音測試]
1.房間無其他設備干擾下約35DB
2.主機啟動時 風扇全速運轉自檢
3.日常使用觀看YouTube 約40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