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從4點30分開始】讀後心得

看到書名的第一眼,應該和很多人想的一樣,會內心 OS:「哇!該不會我也需要4點30分起床、太早了吧!根本不可能做到😱~」。 不過實際上,這本書並沒有提倡4點30分起床,而是想要表達如何透過早起讓自己變得更好。 本書主要分成4個部分,從 第一部分:早晨不會背叛你 來說明為何要早起,中間說明如何早起與成長的方法,到最後談到如何改變作者的人生計劃表。寫作的方式融合自身經歷,並搭配科學證據,以淺顯有條理的方式來說明。在每一個章節的最後,也會附上一個傑出人士的早晨習慣供大家參考。 🤔為什麼要早起? 清晨為「由我主導的時間」,此外時間為「交給命運的時間」。 我認同作者在書中談到:清晨是大家都在熟睡💤的時段,所以計畫被打亂的機率較低。 偶爾晚上決定來好好做事或是認真念書,結果一看到手機朋友傳來的訊息,可能開始聊天。等到真正開始做事,往往已經是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後,又或者是邊做事邊聊天而降低做事的效率。 真正開始早起做事後,也讓我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做自己的事,生活也不會那麼匆忙。許多大學生討厭的早八或是早九,對我也不成問題。不是匆匆忙忙,而是悠悠哉哉地出門。 📒早起的方法? 作者提供可以成功早起的好方法是比平常早30分鐘就寢和起床。 不過,我認為一次提早30分鐘太過於困難,所以在現實中改善的實施方式是每天比前一天提早5-10分鐘。如此一來,可以降低難度,也可以讓自己慢慢適應早睡早起的生活。 書中提到主導一天的計劃擬定法,主要分為四步驟: 1.查看起床時間和就寢時間🛏️ 畫出一天的24小時候,標出睡覺的始末時間 2.標出不能調整的時間💼 例如:上課、上班,列為固定時間 3.確保剩餘時間中的可用時間⏰ 可以分成一般日子/忙碌日子,把固定時間標出後,確認有多少自由時間 4.確保追加的自由時間⏳ 主動安排自己想做的事,通常安排在早晨,是屬於自己的時間。 作者定義的追加的自由時間是:早上起床後到上班前的時間。 最後,我想分享書裡提到的這句我很喜歡的話: “你不是沒時間,時間是要創造的。” 曾經總是覺得很忙很沒時間的我,再仔細思考我的一天以後,的確發現有很多的零碎時間與被浪費的時間,可以被好好規劃來使用。像是少滑十分鐘的手機,就可以把時間省下來去公園散步,對於自己的健康更有幫助。 閱讀這本書之後,我的確在生活中開始早起,並體會到早起給我的好處,特別是可以在出門前有空白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和瞎忙說再見。 如果你不是夜貓子,是屬於白天做事效率高的晨型人,那我很推薦你可以閱讀這本書。 關於本書連結:
想看更多不一樣的文章,請點這裡:
愛心
7
留言 0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