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腦準備109普通考試地政士讀書經驗分享
2020年8月3日 00:10
文長慎入,可以當故事聽
準備地政士考試以來前前後後四年多,
發現地政士的讀書經驗分享的文章蠻少的,
有鑑於此,所以發願在考上後來分享自己準備考試的心路歷程。
但每個人的讀書習慣各有不同,
也請各位視自己的情形斟酌的用。
(自己是參考PTT:j22313351─[心得] 106地政士上榜心得
連結:
一、背景:
大學為都市計畫系所畢業,
家裡從事地政士,
畢業後原先想走都市計畫相關的路線,
後來因為現實與理想的差異,
而改變了念頭,
決定回家打拼。
但自從開始準備考試以來,
這種期待認真說也是種壓力,
(嘴巴上都說慢慢來啦
心理馬都超盼望((笑
二、前言
從準備地政士考試到考上,
(同時準備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大約四年半的時間,
扣掉中間半年的時間,
讀不下去而跑去工作半年外,
剩下的時間都是全職考生,
(非常感謝家人的支持,爸媽您辛苦了)
而在前年(107年)通過不動產經紀人的考試後,
才正式好好的花十一個月的時間準備地政士考試。
以下分享的內容,也都是這十一個月的過程。
三、考試成績
109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地政士考試成績
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 54=(18/ 6/12/18)
土地法規 66=(18/16/ 7/25)
國文(作文) 61=(27/34)
土地登記實務 90=(25/24/19/22)
土地稅法規 72=(23/24/15/10)
總成績:69.55
四、讀書計畫(很重要一定要擬)
在準備考試多多少少一定會茫然、倦怠、慌張,
這時讀書計畫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茫然時,依照讀書計畫執行,進度不會落後。
倦怠時,把今日的進度完成,好好放鬆一下。
慌張時,讀書計畫就是進度的圭臬,讀就對了。
我自己是將考試分為三個大階段,
一補習、二整理、三背誦。
依照每周、每日下去排,
並且定期檢視、調整。
花點時間安排讀書計畫,
可以省下不少調整情緒的時間。
(切記要預留給家庭、年節或另一半的時間,
每周也請空下半天當作休息時間或緩衝)
(一)補習(吸收)
這個階段在補習的時候,一定要認真,
補習後也一定要複習
,才算這個階段的結束。
(當天看的當天複習)
在這個接段建議是就是連續的把一科上完,
然後再換下一科讓記憶完整,
學習也比較有連續性。
(二)整理
簡單說就是將課本的內容,
轉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形狀,
以利於日後的背誦。
至於整理的形式,
就以迅速及自己能理解為主。
剩下的都是次要。
(三)背誦
這一階段的時間安排自己建議採交替的方式,
可以視考程來安排,
然後開始無限循環,
例如:
地政士第一天專業科目為民法、土地法,
第二天為土稅、土登,
就按照此方式安排。
一開始循環一次的時間一定會很久,
所以千萬不要氣餒或焦躁,
持續的背誦,穩定的理解,
下一輪的時間一定會上一輪還短。
所以本階段的時間自己建議至少要三個月以上。
(如果有要把歷屆放在這階段的話就要更久)
若有買歷屆試題的話,
也建議在此階段都寫完一次,
即使完全不會,
看著答案自己擬答,
抄一遍順便排版練練字,
讓自己在考試時不會緊張。
四、書單:
法 典:陳立夫老師─土地法規
歷屆試題:許文昌老師─地政士歷屆試題精解
土 地 法:陳翰基老師─首宇課程
民 法:首宇課程
土地稅法:陳翰基老師─首宇課程
土登實務:陳翰基老師─首宇課程
五、各科準備:
(一)國文:
吃老本,
由於自1 0 8年起國文的考試就是兩題作文,
老實講有點難準備,
硬要說自己準備的話
就是滑手機的時候看一些文章、社論,
讓自己的思考、用詞可以再精準一點。
考試時候的時間分配很重要,
國文考試時間1 2 0分鐘,
一篇我自己是抓55分,
剩下的時間就是緩衝,
在時間內就盡量寫。
(大概是這樣
(二)土地法&地政士法:
土地法自己覺得的重點濃縮起來大概就是這些:
土地法:總則、地籍
平 權:撥用、照價收買、市地重劃
土 徵:徵收條例全部
土地法系最煩的就是土法有規定,
然後平權條例或者徵收條例也有規定,
所以這部份的綜理很重要。
至於地政士法,
不用想太多,
背就對了
不到六十條的法條範圍,
就佔了25分,
分數的投報率非常的高。
(三)民法&信託法:
民法由於自己有在大東海上過課了,
所以其實就沒有特別在讀,
在複習的時候就把自己覺得會考的法條整理成一份檔案,
然後就很努力地看。
歷屆民法整個統計下來,
總則、債篇一題,
物權一題,
親屬、繼承一題,
信託法一題。
而自己就民法的攻略方法就是,
總則、債總、物總、親屬、繼承全看,
債各、物各就看常考的範圍。
(認真的孩子不要學,這邊是就考試的CP值而言)
信託法的部分,
跟地政士法一樣,
認命的背吧,
民法一千二百多條占75分,
與信託法八十幾條25分相比,
就通過考試的觀點上,
絕對是背信託法比較划算。
另外,民法的答法,
自己覺得與其他科目背誦題的答法有所不同,
建議還是練一下三段論法,
或者是看歷屆試題老師的解題邏輯,
再來練習擬答。
(四)土地登記實務:
這科的範圍涵蓋兩部法,
簡單說就是 背 多 分。
土地登記規則及地籍測量實施規則,
土地登記規則作為日後實務的依據,
基本上就是整本背啦,
不過在背之前絕對要全部理解,
或者是能理出個大概,
再下去背。
可以在腦海中想像地政承辦跟民眾的對答,
來加深印象。
至於地籍測量實施規則,
主要是考土地測量及建物測量,
法條不算多,
每年都會考1~2題,
也與日後的實務有關,
所以還是建議任命的背吧。
(五)土地稅法:
跟土地登記實務一樣,
也是背 多 分的科目,
還是老話一句,
背就對了,
在實務上客戶也是會想省稅金,
甚至也會自己做功課再來洽詢的,
所以,千萬別馬虎。
本科的法有:
土地稅法、房屋稅條例、契稅條例、遺產及贈與稅法、
所得稅法(房地合一的部分)
稅捐稽徵法、工程受益費條例,
土地稅法、房屋稅條例、契稅條例、遺產及贈與稅法及
所得稅法(房地合一的部分)的讀法,
簡單來說就是把握:
稅基、稅率、稅額、納稅義務人、特別稅率等幾大要素,
當能默寫出來的時候就差不多了,
還有自用住宅、住家用房屋的的稅率、要件,
重購退稅的規定、
不課徵、免徵的意義、情形等,
也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稅捐稽徵法,自己在讀的時候是哀哀叫,
但為了分數也是多少加減硬啃了一些。
至於工程受益費條例,
欸都,實務上算是不太會用到了
考試基本上也不太會考,
但我第一年去考試的時候,
還是遇到了,
所以這部分是建議可以放在最後一輪在讀。
六、筆記連結:
七、考試準備用品:
1.墊板。
2.好寫的筆:平常就用它寫,培養感情 (X
3.手錶:很重要,時間分配就靠它了。
4.計算機:國考用,帶了未必會用到,但不帶你一定會慌。
5.酸痛貼布:絕對要帶。
八、結語:
考試完對自己的土地法&民法沒信心,
一度以為今年沒希望了,
而當在查榜的時候看到自己名字,
開心地衝下來大喊:「噫~我中了。」,
爸媽跳起來的模樣,
考試的辛苦也全都拋諸腦後。
謝謝陪伴我渡過考試風風雨雨的家人、朋友,
沒有你們的各方面的支持及加油打氣,
我想我可能沒辦法堅持到此刻。
對我而言,
通過考試只是拿到一張基本門票而已,
面對實務上的種種,
自己也有自知之明還有一段路要走,
謝謝大家看到這邊,
也祝福有夢的各位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前進。
最後分享一首,
我在讀書茫然時候會聽的歌,
Aimer─ONE
Ps.如果有任何疑問可以留言給我,我會盡力回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