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同業110年台銀上榜分享
有幸考上台銀,應該是人生的最後一份工作,
也從這裡得到許多資訊
因此想分享從去年台銀面試僅68沒上、
今年合庫面試68分到
台銀面試9X分的經驗讓大家參考。
我的經歷比較奇葩,曾在同業服務,而後在上市櫃子公司擔任財務,後因了解自己個性而又回銀行業上班。
背景:四中財金系大學畢業 多益860
某公股行員2年
上市櫃子公司財務約兩年,
因了解自己個性且又因疫情影響
而決定回銀行,當時30左右,
某公股經驗行員一年半,
存匯10個月,存匯換三個位置,
都是臨危授命 徵信半年多。
邊上班邊準備 考上台銀的年紀32
當時台銀會是七月考
預計邊上班邊準備三個月可以準備好
從四月開始準備 遇到疫情時有放慢腳步
不把自己逼緊緊
至於上班時怎麼準備
平常晚上九點前處理完大小公事私事雜事,
若九點前有空閒就運動,
九點準時讀書到十點半睡覺
隔天四點半起床刷牙盥洗
讀書到早上八點出門上班
上下班坐捷運時背單字 看國學常識
中午邊吃飯邊看英文文章
假日就從早上看到晚上
晚餐過後是休息時間
成績:台北 筆試 筆試標準 面試 結果
109年 台銀 86 83多? 68 未錄取
110年 土銀 86 7X. 63 未錄取
110年 合庫 83 75 68 未錄取
110年 台銀 9X. 85 9X. 錄取
筆試部分簡略講
題目簡單就是以88分以上為目標
難的話就是以80分以上為目標
台北或名額多的考區一定可以面試
去年使用的書是舊版的志光三合一,
先前考上的愛用書,但因為太久沒更新,
110年改用宏典
貨銀概要 (看熟9成的題目書都有講到)
會計學概要
票據法隨便一本 絕對夠用
不要去翻其他參考書 沒有時間
效益也沒有比較好
因為每本參考書 代號 編排方式等
會影響吸收 甚至會搞混
就是拼命讀 做題目 遇到不懂的網路找詳解
並且錯的題目做記號
之後讀第二遍才能知道哪邊有問題
可以的話 在筆試前至少整本書看完2遍以上
題目也都要做,看完一遍做歷屆試題
歷屆試題只做107年以後的
因為會計準則107年有大改,
票據法最後一個禮拜還要再背一次,
最好也要看法條。
國文則是用網路上國學常識作及做考古題複習
英文因為有點底子 一樣做考古題檢討複習
並且做單字本,很多單字都會一直重複出現
並且每天利用網路資源看一篇文章
考試前2-3禮拜要模擬考幾次
模擬考試情況 所以不能戴耳機,
最好在圖書館做模擬,
了解自己做題時間、做題的壞習慣並改進
把試題印出來 A3 同時只能在紙上計算。
筆試就是各憑本事,看你讀多少吸收多少
沒什麼好講
面試 都是以有經驗的工作人士做分享
面試就是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做總結
檢視自己這些年學了什麼
有什麼可以跟考官分享
讓考官了解你的成長
首先自傳很重要‼️
先前都是將所有經歷寫上去
但變成考官在追著我打 為什麼出去又回來
然後無限迴圈
合庫以前都有把最先的經歷寫上去
所以在合庫成績出來後 我大改自傳和自我介紹
僅聚焦前一份工作和現在工作
並將存匯和授信的經驗獨立出來
讓考官針對我的工作經歷詢問
且自傳僅5百字 建議聚焦目前工作和前一分
自傳不要做過多的鋪張和誇飾
之後考官一定會利用問答來查證是否屬實
若答不好 很容易被扣分
也不要僅說我做過什麼 而是多加一些描述
如 幫公司收回金額多少的呆帳啊
過年前接任出納經辦負責兌換新鈔
同時接任兩種業務等 這樣會引起考官注意
想聽聽看你怎麼作業 同時探虛實
也會減少之後問答出現專業題的機率
有工作經驗人士,也不要家庭幾個人 哪裡人
考官會心裡想 我是來了解你符不符合資格
不是來了解你家幾個人,
個性則是可以講2-3個跟銀行工作最有相關的
並且與工作相連結
如脾氣好 可以親切面對客戶
第二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約220-240個字
大概就是一分鐘講得完 又不會太趕的速度
然後背起來講到順,同時對著鏡子
練習怎麼樣的樣子看起來有自信
最好還要面對笑容 無論是在回答 會是聆聽時
展現最佳的笑容給考官
應答時手放在大腿上 不要抓著膝蓋
抬頭挺胸 就這十分鐘 撐下去
自我介紹則是用自傳精簡版,
因為在自我介紹的同時,
考官也在看你的自傳,講跟自傳不一樣
考官沒在聽,也會被分心,
所以不必別出心裁
三、問答
主要可以分成經驗題 專業題 臨場題
專業題最不能控制 如QE退場 五倍券效果
台幣走強之類的 這題目問到會很想死
因此前面的自傳很重要
必須挖洞給考官 針對自己經歷去問
勾起考官對自己的好奇
才能大幅度減少專業題的出現
臨場題 像是現場推卡之類的
我是都沒被問過 但剛畢業或是沒經驗的
考官會想看考生的反應 來做決定
因此新鮮人及無經驗轉職者
請一定要準備相關問題
題目可以多方參考前人分享
站在考官角度選出哪些問題會問
像經驗人士 絕對不用準備學生會被問的題目
而是要圍繞自己的自傳及工作經歷準備
並將題目整理出來 打字或用寫的都行
寫出要怎麼回答 熟悉並且熟記當中關鍵字
千萬不要用背的 因為會緊張 會忘詞
甚至換了一個詞就會卡住
真正的勝負在問答第一題
通常都是表明自己志向的題目
像是為什麼考某某銀行
為什麼想來某某銀行
為什麼不去其他產業
這時候就要清楚表達自己的志向及
向考官說出自己的優勢
同時站在考官的立場想,你能給公司什麼
千萬不要講什麼穩定啦 錢比之前的工作多
前公司太操啦 、前主管人不好啦
前同事難相處 部門作業流程紊亂
想再考其他間啦
家人在其他銀行(會容易被挑毛病)
即便是事實也不能講 這些都是大忌
除非考官問不然也不要去講什麼心靈成長
工作更純熟 能從容應對客戶什麼的
這些考官都會在接下來的問題 一一考驗
而且太籠統不具體
很難給考官深刻印象
基本上考官只想知道你能給公司什麼
你能做什麼
籠統、模稜兩可的東西講太多
說不定某一點就是該公司不要的人
而所有的動機都盡量跟該公司有關
我表明志向非台銀不可講的是
台銀雖然客戶比較保守
但存放款量台灣銀行業第一
比其他銀行多了許多開發機會
我也更有發揮的空間 將我所學發揮出來 之類的
這題大概需要講1-2分鐘
如果考官覺得Ok了
那就會往工作經歷、內容去問
如果繼續追著打
那可能表明非該銀行不可的志向不夠明確
請立刻再下一題補正 都還有救
以下都是我曾被問過的題目
如何同時處理兼任兩個位置
過年期間擔任出納 有沒有少錢 出納要不要叫號
什麼原因換那麼多位置
我講剛好人員調動,很榮幸能接下挑戰
也同時增加我的經驗 之類
後來考官又來拐我 是不是貴公司太忙
所以才想換工作 記得一樣堅持剛剛講的志向
客戶要求利率低 或者拿別家銀行給的利率來比較
會先跟客戶聊天
打聽客戶有沒有在該間銀行放存款啦 什麼的
如果客人也願意放存款 做理財業績
我們當然也可以給客戶優惠的放款利率
某某銀行跟台銀的不同
客群上的不同,某銀行客群為中小客戶
風險承受度較高
台銀因為為台灣銀行業的門面
有著許多專門的業務
客群上比較保守
但相對的也更有開發的可能性
千萬不能講前公司壞話 大忌
考官通常會繼續釣魚 看你會不會講
講了就謝謝再聯絡
因為考官會想這樣你會不會抱怨面試公司
進來銀行後最想做什麼位置
哪個職位最有成就感
就是測試對銀行的了解 是否是真的
就講想要的位置 然後工作內容
為什麼想做這個位置的原因
講完後還要強調 工作一切依公司需求
一開始通常從存匯開始,會浪費你才能
強調可以多方面學習 不會排斥任何位置
沒學過的位置更好 可以將經驗融會貫通
並且可以多做什麼 像是在存匯可以推保險
轉介貸款客戶之類的
陷阱題 答不好就拜拜題
1.加班或者晚上拜訪客戶相關 不能只回答可以 而是依照時間情況講出來 最後再說 若都沒有空檔 願意配合客戶時間
2.薪水差異問題
我是老實回答有差那麼一點
這題我用台銀存放款量第一 機會多很多
更有發揮機會
而後再來考官又問 上班不是薪水最重要呢
千萬堅持立場 不要被吊出
對啦 我考台銀就是為了穩定 錢比較多
這些答案 講這些答案
同時代表著不及格
3.同酬不同工 該公司很累
強調學習機會 能學得更多 努力會被看到之類的
這兩題可能會愣一下 但要快點反應
不能面有難色
以上陷阱題也在表明
自己會願意在該公司工作的志向
在準備時請不要逃避
要想出一個自己的最佳說法
以上是我的分享 僅供參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經歷
要找出自己的最佳講法
如果面試被打很低分 那最根本原因就是自傳
重新檢視自己的自傳
看看有哪邊會被考官挑出來 如何修正
背景雖不能造假但能隱惡揚善
從資料表填寫工作經歷開始
就是在展現自己
我修正後面試從不及格到拿到門票
年紀也是三字頭才考上台銀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自傳很重要 可以引導考官的問題方向
如果方向對 不要犯上述大忌
相信大家都可以得到自己心目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