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出美照 這張觸及19萬人的照片色調思路
3月16日 13:20
更
放到收藏裡可能代表他有幫助,希望也能點個愛心啦😅🥲
還有如果流程熟練的話一張圖片5~15分鐘就能完成了!
-
哈囉大家好~我是Una
最近在個版發了兩張照片都得到很不錯的流量,真的很感謝粉絲和路過的讀者願意點進來🥰
底下也有人想知道色調是怎麼調的,所以我就萌生了打這篇文章的想法
以下的介紹都是手機就能調!
那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其中一張照片的調色思路跟如何下手!
今天會用到的兩個軟體是Lightroom和醒圖,同時也會帶到如果使用的是Lightroom和Photoshop的話可以怎麼操作~
通常我的所有圖片都是用醒圖修,可是我用醒圖也是因為LR跟PS打下的基礎,所以經過思考後還是決定用LR當主要的調色軟體進行教學!
(所以我又重新調了一遍,喜歡這篇文章請務必愛心+收藏🥲)
以下調色觀察照片是重點
首先是第一張的BA圖
那對於一張圖片的調色,我自己的習慣會先從畫面的曝光、對比度、色彩、白平衡校正到看起來是正常的以後再進行調色。
原圖中可以發現畫面中我是蹲著的狀態,畫面中的光是從右邊打向左邊斜射角度很低,而且對比度整體而言是很低的。這裡能知道太陽的位置很低,光卻不強,也就是太陽剛下山的狀態,光應該會更暖一些,皮膚也有點偏紫+不太有血色。
所以這邊可以稍微將色溫往黃色調校正光線顏色,色調往綠色調校正皮膚上的紫色,再加一些自然飽和度讓臉看起來更有氣色。
自然飽和度調高的時候會讓飽和度較低的地方增加較多的飽和度,原本飽和高的地方增加較少的飽和度,畫面中臉和頭頂上牆壁的飽和度是比較低的,所以這裡適用調整自然飽和度,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哦
調完可以發現臉上的色彩和牆壁整體而言變得更加豐富~當然到了這個步驟可能會有人說臉太黃了顏色太深了,不過大家先繼續看!
接下來我希望臉可以看起來更立體,所以我會增加畫面的對比度,讓亮暗對比更明顯,同時我希望環境色彩看起來更有氛圍感一點,所以我會把白色往下調,讓畫面中最亮的地方更偏向中間色調,如果大家喜歡看起來活潑的照片則可以適當的加入白色~
那因為白色的下降會影響皮膚亮度,所以我會增加一些亮部讓除了環境外第二亮的臉恢復應有的亮度,而因為最後我還會加上讓整張照片看起來有柔光+柔焦的感覺,所以為了預留一些亮度,所以我會將曝光度降低一些。
這時會發現有很多步驟都降低了原本就較黑的地方,頭髮會顯得比較沒有層次感,欠缺了一些細節,所以可以調亮一些黑色,恢復頭髮的細節~最後的數值就會是這個樣子
這時候就能發現
膚色變的更加還原,臉上的光影讓五官變的更立體,同時也不失頭髮上的細節
臉從偏紫變成了看起來很舒服的暖白皮,衣服和牛仔褲的色彩也看起更加豐富
牆壁從右上到左下也有了更明顯的明暗變化
這些層次感讓畫面看起來更前後有序、更有深度
今天這組造型有進行編髮還有戴草帽,同時也穿上了深色的牛仔褲和一條細腰帶希望可以營造出一點復古的感覺~
所以這時候可以增加畫面的膠片感和顆粒,讓畫面更有氛圍感!
首先是膠片感,說到膠片感我會想到黑色的地方不會完全黑下去,會是一個灰濛濛的褪色感~
所以這時候可以打開曲線的功能,在中間設定兩個保護點讓曲線不會到處跑的同時將最黑的地方往上調,增加顆粒感也能適當的增加畫面質地。
接著我不太喜歡畫面四個角有濃厚的暈影感,雖然可能會有一些人覺得很有電影感的氛圍,可是我個人比較偏好畫面保持通透的感覺,所以我會把暈影的地方加亮!
曲線的最左邊可以調整暗處,最右邊則是可以調整亮處,因為將暗處往上拉,所以可以發現膚色有了一些變化,頭髮和帽子較暗的地方也往普通亮的地方靠攏,所以整體的色彩開始趨向一致。
加亮了四個角落以後畫面看起來比較沒有那麼壓迫,感覺更加通透,顆粒感也增加了一些畫面的質地~
到這邊已經調完了這張照片基本的調性了!接著就是用HSL、色輪增加、減少、改變這張圖片的顏色,再來放一張調完曲線、暈影、顆粒以後跟原圖相較起來的BA圖
這時候我們可以發現藍色看起來雖然是主色調,但是感覺可以藍的更有層次(?)一點,因為前面的衣服是天藍色的,牛仔褲是極深的深藍色,而後面的牆壁則是藍色、青色和綠色交雜。
這時候我們可以打開LR(Lightroom)的HSL(顏色混合)工具,針對綠色、青色和藍色去做調整
下面這張是調完曲線+暈影+顆粒的圖片加上藍、綠、青色調整以後的效果,調整了綠色讓右下方看起來是一個更深邃的深綠色。
藍色跟青色的調整則是讓牆壁跟衣服兩者還是有所區分,但是整體而言看起來環境色系更加一致。
調整完了環境以後,一張照片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是照片中的主體,以這張照片而言重點是在人物。
原本的膚色在調完藍色以後讓膚色中的橙色和黃色更加明顯,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調整膚色啦!
以這張照片而言黃色的部分會影響脖子和額頭,主要的膚色則是由橙色來控制,臉上的陰影和唇色則是由紅色控制~
經過觀察以後我們就可以動手了!這次動的顏色是紅色、橙色和黃色
下面是調完青、藍、綠後再調整紅、橙、黃的Before和After
可以發現畫面中的紅色大部分都是更偏橙色一點點,因此把紅色調的更偏向洋紅的話可以校正回紅色,增加飽和度和明度則能夠提升紅色的存在感,讓臉上的陰影看起來更加漂亮~
橘色往紅色的地方並減少飽和度則可以讓臉看起來很白皙的同時,也從暗沉的黃色變成透著粉色,接著可以適當的增加膚色的明度!
最後是黃色,把黃色的部分(這張圖是額頭和脖子)調的接近臉的膚色,但是兩者的光影分佈還有一些正常情況下應該會有的一些顏色變化要記得注意不要調過頭~
到這邊LR的任務就結束了!大家撐著點!就快要結束了!
接下來打開醒圖或是PS,做一些局部的微調即可,首先我們一樣觀察圖片~
這是目前LR調完以後的照片,如果需要放在IG的話在這個地方可以順便做4:5的裁切,這樣放到IG才不會被吃畫質!
我們可以發現
1. 臉部兩側的陰影我們雖然還原了一些出來,但是整體而言可以做加強
2. 唇色跟整體的色調相較之下有一些格格不入,可以調整的更加舒服一些
3. 加上一點柔霧的光可以增添整個畫面的氛圍感
所以接下來我們可以先進入醒圖中使用裡面的妝容筆(咖啡色和黑色)或是五官立體的功能去加深臉頰兩側的色彩濃度~
使用PS的人可以使用畫筆工具,圖層效果選擇柔光,筆的硬度和透明度可以用少一些慢慢疊加,色彩也是咖啡色或是黑色增加色彩濃度
下面兩張都是用截圖的所以顏色被壓縮到了(。•́︿•̀。)
接著打開醒圖的調節>局部調整,把效果範圍控制在嘴唇的地方,增加對比度讓嘴唇看起來更凹凸有致,減少飽和度來控制因為增加對比度而溢出的色彩,再增加一些色溫讓唇色偏向暖色調。
如果是使用PS的話可以建立一個對比度圖層、一個飽和度圖層和一個色溫圖層,接著把三個都反向選取以後用畫筆工具塗在希望進行校正的地方,接著根據自己的需求微調每個的數值~
接著就是最後一步了!使用醒圖的人到特效>柔光的地方,在調整時它能為畫面中間亮度以下的地方增加較多的亮度,同時為整個畫面增加非常些微的柔焦效果,增加起來不會看起來太突兀~
調整自己需要的透明度和強度,調整的時候如果覺得增加時整張照片會過亮的話可以到調節>亮度的地方降低一點亮度,接著再增加柔光
如果你使用的是PS的話可以先建立一個表面模糊的圖層,數值可以設定的小一點,增加自己想柔化的地方。再建立一個圖層,圖層效果選擇柔光,接著用畫筆工具增加在臉上,又或者用曲線工具將黑色的部分稍微往上拉也可以!一種是只點亮臉部的柔光,一種是直接增加整體畫面暗部。
最後就是成品啦~
謝謝願意看到這裡的各位,如果這樣的文章對大家真的有幫助的話我會再分享法式娃娃風的色調
因為從構思這篇文章到重新調色,重新作圖已經花了我6個多小時了🥲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或是有任何看法可以在底下留言哦( • ̀ω•́ )✧
想看我的日常生活分享也可以追蹤我的卡稱和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