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工學院碩班奇妙歷險(上)
古語有云:取之於板上,回饋於板上。
或許對於未來想唸研究所的人可能沒什麼太大幫助,你們就當小說看好了。(◠‿◕)
大約每隔一段時間,板上就會有問關於研究所生活的文章,不少版友總是不吝分享自己各式各樣的精彩人生,有訓練紮實的、有不明所以的、也有不成人形的......。每間實驗室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氣,有著屬於自己的體系與行事風格,很難說能夠百分百融入其中(所以覺得日子不好過別太意外XD )。目前碩一下,自認為日子還算過得去,但基於過去一年在116工學院頂樓實驗室見證過太多刷(毀)三觀的事蹟了,也因此有了這篇文章,以此紀錄。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20年推甄結束後不久,當時還是菜雞一枚,獨自一人帶著履歷從花蓮某國立大學搭火車來到116的某座工學院大樓找約好的幾位老師參觀實驗室,希望能盡快找好自己未來的team。話說小弟我大學成績普通偏前(20%上下),有做專題。大學時實驗室風氣非常自由,雖然每個禮拜都有meeting,但老師不會要求一定要報Paper,有進度的人再分享就好。我其實蠻喜歡這樣的實驗室風氣,自由度相當大而且可以放開雙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問題再跟老師討論。但在成大願意給碩班學生如此自由度的老師真的不多,大多都是採取每週meeting或是隔週meeting,有的甚至還會跟博班小meeting。總之在看了一輪之後,並沒有如期找到真的很滿意的實驗室,當下就沒有馬上簽下去(研究生室跟教授室都有去問過,每間我覺得不太行的地方不太一樣,比方說:打卡制度、meeting時間太長、假日常態性加班、on call.....)。上述有的實驗室中一兩樣,更多的中很多樣。正當我垂頭喪氣打算空手而回時,剛好在走廊上遇到了現在的老闆XD
或許這就是一種緣分吧!當初我和我老闆第一次碰面時是在推甄的舞台上,他問了我一個問題:你做的東西是屬於冶金領域,但是我們系上並沒有老師做很接近的領域,為什麼會想來我們系上?我給了在場的老師們全部都點頭的答案,包含我老闆(也因為這樣他才記得我XD)。後來在選實驗室的時候雖然他風評不錯,但因為領域差距過大,所以在第一時間並沒有找他。
於是我趁機抓準時機來一波自我介紹
Me:老師您好,我是推甄時那位做冶金的同學...
話還沒說完老師就回說:
Pf. : 哦哦哦,那位冶金的呀~後來有打算唸我們系嗎?
Me:會呀,有去參觀一些人的實驗室了,不過很難選擇。(不知哪來的勇氣)還是老師我們方便約個時間聊一聊?你們實驗室最近研究領域有蠻多蠻有趣的~
Pf. :可以呀,最近比較忙,回去之後先寄mail給我,我們再約。
以上就是我跟我老闆在入學後第一次講到話,為了赴現任老闆的約,我特地連兩週從花蓮搭車到成大,錢包君哭哭ლ(・﹏・ლ)
一個星期後我又來到成大了,在約定好的時間來到老師辦公室門口,還沒敲門就聽到狗勾在叫了(而且品種還是吉娃娃😂),在接下來約莫20分鐘的對談裡面,那隻外星生物不停的在我四周亂跑亂跳亂亂鬧🤣,幸好我不是怕狗勾的人,不然估計應該當場嚇死。
在開頭簡單閒聊幾句近況之後,原本我打算拿出我的電腦跟老師分享我新完成的專題,但老師話鋒一轉~
Pf. :欸~你們材料系大學部有修過熱力學吧?現在還是那本Gaskell的綠皮書嗎?
Me : 對呀,我們現在還是那本~
Pf.:我覺得那本書寫的很好,特別是後面講相圖的部分。你做冶金應該很懂相圖囉~三元的相圖有沒有學過?那個東西一開始不太好懂欸~
Me:上學期有修過一門材料相圖,裡面有講過三元相圖的畫法還有切面變化
Pf. :真的呀!感覺很好玩欸!我以前有做過一些計算的研究有用過三元相圖,但是我們系上沒有這類的課程,但是我覺得這很重要,跟熱力學一樣。
接著又話鋒一轉談到了研究領域的問題,老師簡單介紹一下他們實驗室最近的研究方向還有遊戲規則,研究方向的部分就不贅述,規則的部分大概整理後如下:
1. 沒規定上下班時間,論文畢業前生的出來就好(碩博士只要達到畢業門檻老師就會讓你畢業,從來不留學生)
2. 碩一不用做實驗,先把課修一修,儀器學一學
3. 我們實驗室沒有meeting,有進度老師很樂意討論
4.不要求投期刊、寫計畫,但是如果你想要的話老師也支持
後來還有聊了一下大學生活以及我大學時期的幾位老師,有些人的研究領域老闆他有點興趣的樣子。當我最後下定決心要拿指導單給他簽的時候他還問我:不再去看看別的實驗室喔?那個XXX她的地質學很不錯欸,她是新老師(也是我後來考試進來那位同學的前老闆,但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要不要跟她談談??
Me : 其他有興趣的實驗室別看的差不多了,就決定這裡囉 (・∀・)
就這樣的,我就加入了這位老師的實驗室。事先打聽到的部分跟老師告訴我的部分大概有九成五相同,但讓我沒想到的是,剩下的0.5成會讓我刷新三觀多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