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履歷 應徵眉角
2018年1月26日 19:04
*原本早上要發文,發現排版太亂
只好下班再重發
看完原作者的文章後,
這邊也想分享一些內容給大家參考用
目前已於上市櫃公司任職HR一年
面試人數已破百人,努力朝著Full function前進
*履歷
履歷部分原作者說得非常完整
這邊不再多贅述,大家記著一句話就好:
「應徵什麼職務,就做什麼履歷 」
有些人可能會有很多種可以做的工作,
所以想每個都投投看,
但我真的極度不建議在同一間公司投多個職務
尤其是商科的最容易會有這種情形
常常看到同一份履歷出現在不同職務
行政助理、人資助理、總務專員、業務助理
(而且幾乎都是同一天投)
這種我通常會直接跳過,
會讓人覺得穩定性太低,好像什麼都可以
除非說像理科真的有些人可以同時跨研發跟製程,
那就還勉強可以
再來就是要建議大家
不同公司、不同職務
就請用不一樣的履歷去應徵!
按照原作者所說的那些履歷重點去撰寫
會覺得你很用心且是真的想進來我們公司的。
*面試
1.請誠實以對
有時候一些善意的謊言或許會增加錄取的機會,
但同時也要提醒你,HR跟主管真的不是白癡
一個問題反問如果被問倒了反而弄巧成拙
除了覺得能力不適任外
更會不想用這種吹噓的人
2.不要當句點王
曾經遇過一個面試者,
主管問他什麼問題真的講話不超過三句
最常聽到的回答是”恩”、”對”、”不清楚”
與其讓主管一直丟問題
不如自己主動說出主管想要的資訊
(原文章有提到主管想要知道什麼)
3.請看熟你的履歷,清楚了解今天應徵的職務
通常會被約來面試履歷都會有一定的水準
但卻很多人在面試的時候就破功
履歷寫曾經碰過什麼,協辦過什麼
結果一問得到的答案卻是
「喔~這個我還不是很清楚」
而這種答案,最常從新鮮人口中說出來
有時候可能上課上過,或真的有接觸過
覺得能增加自己的價值就寫上去
不是不行,而是你既然都寫了
就拜託你去了解它、重新複習它
不要來應徵產品企劃然後連自己的SWOT分析都說不出來
*求職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會以104為主沒錯
不過我相信應該還是有很多人遲遲等不到消息
建議你們可以到就業服務站去諮詢
其實就服站的資訊真的非常多
像是政府有個青年跨域津貼
如果是透過就服站開立介紹卡去面試的公司
之後應徵上了,只要距離家裡30km以上
就可以申請跨域津貼
租屋津貼可補助60%,最高5000元!
想想如果外地到台北去工作
房租就不知道占多少收入了
10000塊的房子用5000就能租到!
雖然只有第一年能補政
可是在最艱苦的時候有這個幫助真的差很大!
可以參考下列網址
或者直接到就服站諮詢更清楚!
網址:
青年跨域就業補助方案
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真的非常重要
一來大部分的人通常沒有改變的勇氣
第一份工作做什麼通常會影響日後的求職
再來就是我們基本上不會第一份工作就做到退休
所以就要找可以成為「墊腳石」的工作和公司
雖說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太一樣
但我更要建議新鮮人剛開始不用太在意薪水
這邊不是說不合理的薪水也要含淚去做
而是有時候比別人低個2、3千也沒關係
真正要care的是你在這間公司可以做什麼還有未來的發展性
畢竟我們可是要到65歲才能領退休金
想想到65歲還有多久
如果真的願意一輩子這樣下去
那也就是自己選擇的人生
有機會再分享關於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勞基法
身邊很多朋友真的被公司吃掉都不知道
雖然我知道也很多人很無奈公司不給能怎麼辦
但至少你要先知道自己是不是吃了大虧!
再次強調!
不要注重眼前的利益,一定要放長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