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表撰寫的 10 大決勝重點:拜託,用點腦
轉發自:104
很多人在找工作時,都會遇到這種挫敗:拼命投履歷,卻總是沒有回音;或者履歷表寄出後,接到了許多面試邀約,確都是一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為什麼總是沒有好工作上門呢?其實不是你不夠好,竟是履歷表出問題?
求職的第一課,就是學會怎麼行銷自己!而履歷表,便是向企業完美推銷自己的第一把關鍵鑰匙!好好學會利用短短的履歷表讓世界認識你、讓好機會主動找上門吧!
讓履歷表脫穎而出的10招
1. 將履歷內容去蕪存菁,精煉至剛好填滿一頁
不重要的不寫,只寫最能凸顯自身優勢的資訊,最好能不多不少的剛好寫滿「一頁」。 多了不夠精彩,反成囉唆,少了又不經意透露出自己人生的匱乏。
2. 履歷表只寫事實,並用數據或實績佐證
只寫最精彩的成就「事實」,並且用「可量化的數據成績」或相關「實績證據」漂亮的包裝佐證,少用虛無飄渺的華麗形容詞。
(延伸:【年輕自由新創公司】最新職缺機會)
3. 每段經歷最好都能有3-4點的精簡說明
用精彩扼要的條列重點簡述你在該段經歷中所負責的事情與「關鍵成就」。如果經歷只寫”某某公司產品企劃”,那麼可能有好幾十個應徵者都跟你一樣做過產品企劃,企業又怎麼有辦法看出你的不同呢?
4. 不要在履歷中大談缺點:你的真誠需要有點頭腦
誠實,但不要太傻。不需要在履歷中自曝其短或欲蓋彌彰的花大量篇幅去解釋自己的缺點、過失。履歷篇幅本就不大,必須字句斟酌,只要是沒有加分作用的資訊通通都可以不寫。
5. 不要在履歷表中把寶石寫成垃圾
比如,你明明籌劃了數百人響應的精彩活動,成功為公司締造兩倍的業績,但履歷上卻只軟弱無力的寫上“完成主管交辦事項”,那不是太可惜了嗎?
6. 太過安全的履歷也是有問題的,因為過目即忘
必須讓人看到你的特色與亮點,讓人看到你與眾不同的獨特性。有時脫穎而出,也是需要一點跳脫框架的小小冒險的。
(延伸:【海外工作】最新職缺機會)
7. 善用「條列式」履歷工作經歷寫法
寫各項經歷、專案、事蹟與技能時,不要像寫作文一樣長篇大論,盡量使用「一目了然」的條列式寫法,讓忙碌的用人主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你。
8. 在履歷中強調「目標應徵職務最注重的能力和特質」
那些人資主管們一眼掃過所迫切尋找的「職務能力關鍵字」你放進履歷了嗎?舉例來說,如果所應徵的職務是「社群小編」,那麼你的履歷中就最好能強調到你經營社群的經驗和成果、對網路生態的洞察力、行銷文案撰寫的能力、社群經營成效追蹤與相關數據分析的能力…等等企業正在尋找的職能重點。
9. 寫履歷時謙虛的美德最好先擺到一邊
你只有數秒鐘的時間證明自己,必須抓住機會。不要妄自菲薄,把自己最棒的優勢全寫出來,你的好你不說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10. 應徵真正渴望獲得的工作,履歷表最好要客製化
了解該企業文化背景、市場環境、未來發展、優勢與最煩惱的問題…等等,再圍繞著去寫。讓企業感覺到你的用心,更確信你就是那個能為公司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人。
常見【履歷7大致命錯誤】自我檢查表
「為什麼我的能力明明不差,卻總是處處碰壁?」
「為什麼我的履歷看起來完整、安全,卻老是被企業忽略,就算成功錄取了,也只能爭取到不怎麼樣的工作和待遇?」
你以為只要乖乖填滿履歷,就可以順利獲得理想工作了嗎?照表填空的書寫人人都會,但自我行銷的包裝技巧,卻大有學問。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履歷能為自己爭取到超難得的機會,而有些人的履歷卻永遠「已讀不回」。
必須釐清的事情是:
人資與企業用人主管們「真的都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看履歷」,通常接到履歷時都是用最短的時間一掃而過,所以履歷必須精簡,必須讓人一眼掃過就看出亮點,相信你可能會是企業正在渴求的人才,進而願意提出面試邀請,花時間面對面更深入的了解你。畢竟,若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就算再有真才實學也是枉然!
絕對要避免的履歷致命錯誤
1. 履歷表中出現錯字與標點符號錯誤
這是最基本的錯誤,往往卻也非常致命。因為只要來回檢查幾遍便可以完全避免,所以出現這種低級錯誤時,容易讓企業認為求職者不夠用心、缺乏基本語言溝通能力或者粗心大意、毫不可靠。所以撰寫履歷時最好能加倍小心。
2. 履歷敘述語句不通順或難以閱讀、理解
用人主管通常只有數秒到一分鐘的時間來決定一份履歷的去留,你覺得他們會有空去琢磨一段毫無章法的敘述或猜測一篇風花雪月的小短文嗎?建議履歷寄出前最好能自己從頭到尾的朗讀數遍,其實寫履歷不必有過人的文采,只要基本的通順、溝通無礙即可。
3. 履歷排版混亂而沒有邏輯、章法
如果你的履歷讓人連讀都不願意讀的話,又怎麼有辦法能獲得機會呢?善用標題分類,同時盡量使用條列式寫法清楚地將各項經歷與說明羅列出來吧!
4. 履歷冗長而無重點
長篇大論、無聊、一無所長也是履歷的致命傷。如果你的履歷讓人看不出「個人能力」與「目標應徵職務」的關聯性,那麼企業當然也就沒有理由雇用你啦!
5. 履歷表中含有欺騙或誇大不實的資訊
「聰明的包裝自己」指的是包裝「事實」而非蓄意的欺騙、誇大。畢竟一個人有多少內涵和本事是掩飾不了的,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謊言被猜穿的時候輕則丟了臉面、失去機會與努力經營的一切,重則信譽掃地甚至吃上官司,得不償失啊!
6. 在履歷中洩漏前公司機密
不論是公司的內部資訊數據、想法、會議內容還是運作模式…等等,只要是「未公開」的資訊,通常都是不應該外洩的,就算是你在職期間的個人產出也一樣是公司資產的一部分,基於法律規範與職業道德,若沒得到允許便不該私自對外洩露。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間洩漏前公司機密,都會讓人對你的正直與謹慎產生懷疑,很少企業會願意雇用這樣令人無法信賴的人。
7. 在人力銀行所填寫的履歷許久未更新
「履歷更新日期」是很容易被求職者忽略,而企業們卻又時常喜歡參考的一點。許多求職者一但填完人力銀行履歷,便不會再多作修改、更新,就算是工作了一陣子後又再回到人力銀行尋求轉職,也還是使用數年前的舊履歷。而企業端卻會以求職者「履歷更新的時間」作為重要判斷依據,以避開忘記關閉履歷或找工作動機不強的求職者,找到近期內真正有求職需求的人。因此,利用人力銀行找工作時,千萬別忘了同時”更新履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