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 37歲 月薪從21k成長到180k
大家好~姊姊我看到前人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也忍不住來發文說說自己的故事啦~~(灑花
先來說說我自己,從小個性活潑、好動、樂觀、外向,國小每位導師成績單給的評語都是「XXX上課很愛跟隔壁的同學講話,講都講不聽」
是個不愛念書的小女孩,國中畢業,學測PR值7X,上了一所普通的北部公立高中,玩了三年,上課還是一樣愛說話,習慣段考前把課本通通帶回家讀一遍,沒拿到畢業證書。學測考了4X級分,數學科一級分(我數學是真的很爛,可是沒有爛成這樣...我猜是劃錯卡,另外4科都有均標以上)上了一所離家近的私立大學企管系。
大學玩了四年,都在社團、跑趴和打工中度過,是那種接近畢業,才把學分和畢業條件湊滿的學生(可是我很少翹課喔!)而且家父千叮嚀萬交代,大學畢業證書一定要拿到手!不然就只有國中學歷。
因為早讀的緣故,大學畢業才21歲。畢業以後也不知道要做什麼,被找去一家做連接器的小工廠做採購。
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薪水21K,這是16年前的薪水,所以是2007年,後來就碰上經濟不景氣啦!老闆是個很摳的人,他說:「你們採購的薪水就是從殺價中來的,所以給我好好做。」結果我的工作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做這個,剩下的時間則被各種鳥事塞滿,要讓材料準時到工廠,還要有經濟實惠的價格,總之就是...超累!薪水還很鳥。
那時候每天都想離職,父母只會說:「別整天想東想西的,好好做幾年再考慮跳槽。」、「就是讀企管這種沒什麼專業的工作,出社會才要好好累積專業。」、「當初叫你好好念書又不肯!」、「別像個爛草莓一樣。」這類令人傻眼的話。
第二年薪水加了2K,第三年加了1K...覺得該是到跳槽的時候,而且前面還跟老闆起了很大的衝突,我一直覺得價格已經見骨了,再殺,供應商就不理我們,我們量已經很少了,都是在賣我面子,有時候我還會去跟他們喝酒吃飯搏感情(就是為了爭取支持啊!)我自己是覺得,價格OK就好,要有那個品質,就要有那個價格,又要馬兒跑得快,又不給足夠草的吃,獅子都會餓死,爛公司給猴子薪水,有誰要去?
我覺得採購的價值應該是讓公司需要的物料準時到達,然後生產能夠穩定運作不中斷,不是整天在那裡給人家殺價!殺價!整天比價詢價已經夠煩躁了,很多業務根本懶得回信,我就決定,下一份工作我絕對不要再找這種老闆,要人家一直殺價!殺價!
第二份工作,北部的系統廠,被分配到連接器的部門,薪水變成32K,在這間系統廠,採購也是加班到沒日沒夜的,每天都在追料,跟廠商諜對諜,演戲演好演滿,差點沒變成瘋婆子,覺得當採購後變得容易生氣,皺紋也變多(哭),廠商常常裝死不接電話,有時候接了也只會敷衍了事,這時只能找Sourcer幫忙,只要他們出手,廠商都嚇得馬上乖乖聽話,也開始覺得,當一位Buyer真的很無力,如果能當Sourcer,能夠去管供應商,有條件的制衡,那就好了。
有些人是做很多年Buyer轉Sourcer,有的人是一進來就做Sourcer,看見自己的薪水只有少少的32K,而有些去讀碩士的同學,出來就進科技業,領更好的薪水,讓我萌生進修的想法。
認真準備了一年,邊工作邊念書,利用少少的下班時間和中午休息,上了北部頂大的管院,這時已經25歲了。坦白說,課程還蠻難的,每天都花很多很多時間在讀書,每天都在懷疑人生,不愛讀書的我此時體會到,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以前數學很爛,現在要念統計、經濟學...brabrabra的一堆數學!私立學校的課程實在太水,老師都考前洩題,教的範圍也很少,學的不多,最後也是在畢業前努力衝刺論文,才終於2年左右準時畢業...
畢業前,就被銀行邀請面試MA,不過我沒去,做了這麼多年採購,果然還是想做供應鏈相關的職缺,結果被一家外商邀進去做Planner,我的薪水在27歲成長到55k!(這對那時候的我真的是超大的鼓舞),因為年薪總算有70萬了。但不得不說,Planner職缺很屎,而且是on call!有時候還得出差,我都在懷疑為什麼是我得做這些,我們家的採購呢...
只做了一年,就去半導體產業做採購,薪水來到60k,對我而言,目前最困難的點是了解半導體複雜的製程...我得說,以公司的規模和買料量來說,供應商都對我們很客氣,任何事情都立刻處理,不過還是常常加班!因為負責的料件種類很多很多,而且買進的料也常常有問題,耽擱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在竹科的半導體廠做了4年多,那時本來也想投台積電或聯發科這類的大公司,但他們都不理我...
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和鼓勵我出國深造的朋友。
老公畢業於頂大資工系,學士一畢業就進FAAMG其中一家,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他那時也在新竹的辦公室上班,這家外商在台北新竹都有點,認識了兩年多結婚。他的薪水到現在還是比我高...(對,不要懷疑,學士資工系年薪超過300萬)。
我跟老公還有這位朋友討論,我想朝供應鏈管理這個職缺發展(簡單來說就是主管)我雖然做了4年多,薪水也來到75k,可是調薪的幅度越來越低,也感覺到自己的極限...(也許一位資深採購專員薪水有75k已經很高了)
這位朋友畢業於荷蘭供應鏈管理的碩士班,一畢業就進了一家荷蘭的半導體外商工作(起薪就直接跟我這位做了這麼多年採購的小廢廢一樣高...那時不禁開始懷疑人生和自己,為什麼我努力了這麼多年,跟他剛畢業的薪水差不多(他才24歲...我已經32歲多了OS...)雖然他是台灣頂大+荷蘭頂大畢業的,可是他懂得會有我這個做了這麼多年採購生管的人多嗎?
後來交流過多次專業後,我發現自己某些部分的專業確實不如他,不如說,有些是我這個做了很多年供應鏈相關職缺的人不懂的,我只能心服口服,了解為何他的薪水能到那麼好,我認為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兩點:1.產業2.外商,外商本身薪水就勝過本土,而且又是半導體業,我的薪水也是因為到了半導體業和外商,才能有那麼高(我的職階都是掛資深專員或資深工程師)。
由於從以前就有出國留學的夢想,就連作夢都想,可是家裡的經濟不允許QQ加上一畢業,我爸媽就立刻趕我去工作,更別提讀碩士,那都是拿我的老本出來啃,還得給家裡一個月五千的孝親費。
33歲,與老公聊了很多心路歷程+夢想,我報考英國的供應鏈管理碩士班,最後進了某間英國頂大(一年噴了160萬台幣左右),我自己覺得也算學了不少東西,不過感覺在台灣的頂大商管學的東西也不輸國外(?這一年比較像是出國玩,感覺英國碩士的課程有點水...(還是我只是正好給比較爽的教授上課,沒有寫論文,只有做分組報告)。這一年也去了英國很多地方玩,學校的圖書館藏書非常豐富,可是一個班學生多達上百位,感覺老師很難分神在這麼多學生身上,不過私底下去問教授問題,他都很樂意回答就是(班上華人好多...尤其中國人)。
畢業回來,進了一家外商系統廠,薪水來到90k,做了3年多,升上了主管,薪水三級跳,變成180k,但是!但是!在我了解我們公司的資深PM薪水月薪有25萬(還不是主管職)我就了解到,一開始我就選錯路了,如果我選的是PM,當上主管(我自己內部知道,PM主管薪水有50萬以上)。
現在是供應鏈主管(基層主管職),薪水還沒我男友高(他有350萬以上),只是學士。對,就是學士...我覺得他非常優秀的,從當初年薪100多萬,到現在成長了3倍。而我呢,從21K變成180K,成長9倍!難以置信的程度!
不過如果當初我是選工程師,不曉得是不是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以上是我的故事啦!
我自己覺得,在台灣要高薪有幾個重要的點:
1.選對產業
2.選高薪公司(各家竹科半導體廠和Design house以及北部的外商,像我現在待的小外商,薪水就很高,別只看那些熱門的大公司!)
2.5.做高薪職缺(專案管理、業務、軟體工程師、IC設計工程師、主管特助...)
3.高學歷(台清交成政四中),一定要讀研究所深入專業,不只理工科,商科也是
4.累積人脈,讓人家介紹你去更好的公司(爛如我,37歲才當上主管,工作10幾年,看板上很多30歲前薪水就2-3百萬,自認就是普通人,努力再多,還是有限)
5.選能累積性的專業(人資、採購、業務、工程師、專案管理、財務...等等)
6.每隔兩、三年就開始面試跳槽,確認自己缺乏哪些專業,去上課補齊(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
7.請讀理工科,版上推廣電資科系不是沒有道理,如果要讀文法商,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起薪和成長過程都會很難受...
8.相信自己能做到任何事情,請訂目標,近中長期,並寫下來,每日按表操課實踐,會很痛苦,可是收穫很多,像是考碩士前,我告訴自己,每天下班後,都要靜下心來讀三個小時才睡覺,不管多晚。每天都讀一點,每一科都讀,雖然進度很慢,可是還是讀完了!而且也有讀好幾遍。
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套學習方法來成長!
謝謝大家!
———————————————————————
更:
謝謝大家的建議和討論,個人私心覺得,自己能有今天,要感謝很多人的幫忙,還有我的老公,一直在背後支持、給我鼓勵,還有我的家人,我很常嫌棄他們,但我還是很愛他們的。
以下是我的腹黑(X)成功戰略,建議做好心理準備再看,我認為這是我通向成功道路的一些思維和做法,僅供參考。
1.我很笨,所以我會製作一套工作用的sop,在每份工作中都會(包含所有工作項目),確保連幼稚園小孩都能看懂你在寫什麼,放在共享區,並樂意協助新進同事,教導她們到上手為止,並提供sop和網路資源(自己找到的)給她們一起學習。
2.把優秀前輩和上司的優點分析並學習起來,直到能有80分。我無法跟她們一樣優秀,但我還是可以模仿並內化(通常需要2-3個月甚至半年)。
3.我會討好上司,拉攏優秀前輩幫我,還有提攜後進,在人脈方面做好做滿,不會的請前輩教我或幫忙,我也會比照幫助後進。上司的過錯,我不會追究也幫忙承擔,做好人情,讓上司喜歡我,站在我這裡,同事們也喜歡我。(書目:厚黑學、心理學、職場關係與教育)
4.學歷往上洗,能力不強,沒有人脈和共同點,我就去優秀學校或職場前輩夠多的學校進修,累積認識人脈。舉例(頂大:台清交成正。)(私立:淡江逢甲元智輔仁東吳。)我就是靠學歷來提升自己價值,否則我就爛!沒有能力,要是連學歷也沒有,就無法往上爬。臺灣就是很看學歷,不要懷疑,我就是有學歷的廢物.jpg
5.瞭解自己很爛:所以我很需要身邊這些同事、朋友的協助,因此我會盡可能保有自己的好名聲,透過別人的幫助取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在工作中遇到難題也能得到別人幫助,當上主管,被眾人信賴、尊敬和服從。(書目:管理學、主管學習相關書籍、認識自我的書籍。)
6.一樣是靠別人系列,我有老公可以靠,為什麼不靠?家人不支持我,我就找支持我的朋友。有資源不用才是最傻的,朋友願意幫你,就給她們幫啊,為什麼會有工具人存在?有願意為自己付出的人,當然要請他們幫忙,有什麼不好?事後感謝和人情耶做好做滿啊。(呼應3、4、5點)
7.找到學習的方式:我不是很優秀的人,只能不斷的犯錯、改正和進步,我覺得每個人都得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透過考卷或測驗複習檢測自己的成效),效率自然越高越好,因為不管做哪一行都有很多要學習的知識。要能先意識到不足,知道哪裡需要加強,再去找資源(課程、朋友、書本⋯⋯)這裡正好與1、2點相呼應。
結論:自己不行就靠別人,沒有學歷就洗經歷,沒有人脈就去想辦法拓展視野和認識別人。
我完全能理解為什麼很多時候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懷疑別人,因為這個社會上會說謊、欺瞞的人太多了,家人朋友同事,在職場、醫院、政府,到處都有,當然要懷疑真假。我也不建議各位太過信賴網路上的故事,背後也有倖存者偏差。你永遠不知道人家說謊的原因是什麼,動機為何。
萬事起頭難!開始做了以後你才會發現,活著就是最難的一件事。
我最近悟出的道理:人生是由99%的鳥事和痛苦和1%的快樂組合而成,而我們都是為了那1%幸福在努力奮戰。
我老公的媽媽最近在長庚住院要開刀,我最近都在照顧她,請大家幫忙集氣,希望她能手術順利完成和康復。
———————————————————————
大家好,最近又有一些新血加入職場,讓我回想起自己剛踏入職場,還是懵懵懂懂的樣子。
還記得我爸爸跟我說,你知道在職場做好什麼最重要嗎?
我說:把工作做好。
他說:扮演好你的角色是最重要的,你做什麼工作,就演什麼樣的角色。
現在這句話依舊深植我的內心。沒錯,職場上就是要演戲。至於怎麼演好,就是一門學問。
想著自己是一名演員。不能說真心話,也不能輕易相信任何人,應該說,在職場上,除了自己,其他人最好都要防備,別太信任他們。真心話,留著給自己的家人和愛人或朋友吧。若他們值得你相信的話。
我是採購,每天都在聽業務鬼話連篇,他們的話只有2-30%能相信,每天我都在諜對諜,要想好劇本,順利的演出,拆穿對方的戲碼,質疑對方的一言一語。我的任務是雙贏,而且絕對不能落入對方的陷阱。
所以怎麼去判斷情勢和瞭解市場的情報就很重要了。身為演員,我會說老闆想聽的話,我會說同事想聽的話,我也會說供應商想聽的話,不是要通靈,是要靠經驗,對人的敏感度。這些都是在工作中累積。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知道該說什麼話,就看看同事和前輩怎麼說話,如果他們也不懂,那就看看長官怎麼說話,模仿,但只是找出類似的感覺,不是全盤接受。
職場上,知道自己怎麼演好那個角色。就是邁向成功的一步,然後你會發現,升遷升很快的,老鳥、長官都是演戲達人,你會心想:金馬獎應該頒發給他們。
給所有的職場後輩:你踏入職場,你就是演員。
下班以後再回去做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