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想要自己結帳
2022年3月2日 15:10
她小心翼翼地打開她身上背著的小零錢包,用小巧的手指細數銅板,精緻的臉龐宛若小洋娃娃、可愛的裝扮就像是小公主一樣。
我是不是正在結帳一位小公主呀?
這是我在短暫的寒假回鍋回大賣場當收銀員時,遇到的一組客人,在結帳短短的幾分鐘裡,我有很多感受,所以想放上來和大家分享。
–––––––––––––––––––––––––––––––––––
一對夫妻朝著我的櫃檯走來,媽媽的手緊牽著一個小女孩,爸爸則推著一車的商品走在前頭,並把裡面的商品一一放到輸送帶上。
仔細一看,爸爸的眼眸深邃、髮色偏淡、鼻樑高挺,把西方人的良好基因完美呈現在臉上。
再看向一旁的媽媽,
是一位有大眼、挺鼻的台灣女性,
同時還散發著令人不禁想「哇~家教很好呀」的氣質。
而牽著媽媽的小女孩,自然也繼承了他們的基因。
圓滾滾的大眼、長長的睫毛,
在戴口罩遮住下半部臉的情況下,更顯出色。
女孩頭上戴著水藍色髮箍、穿著夢幻的連身短紗裙,裡面還有感覺是媽媽怕她著涼而加的白色褲襪。
還有一個小小零錢包側背在身上,
裡面裝著要拿來買玩具的銅板。
》》》
「我們要分兩筆結,麻煩妳了。」媽媽率先開口。
「好的,那麻煩告知到哪裡是第一筆唷。」我繼續手上的動作,一邊回應。
「只有我女兒手上這個要另外結,前面其他東西都是一起的。」
「好的。」
其中他們夫妻有說幾句話,
是說英文、有點快,
不過感覺是爸爸在說小女孩手上的玩具怎麼不放上輸送帶結帳。
「我女兒一直很想要付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想要有結帳的感覺,所以她手上的那個玩具才要另外分開結帳。」媽媽跟爸爸說完後,轉頭過來笑笑的跟我說明。
這個媽媽也太可愛了吧!
怎麼還跟我解釋分開結帳的原因呢哈哈
而且這個原因也好可愛!
一股溫馨的氛圍突然席捲而來,
沒有措手不及、只有可愛爆擊!
》》》
「快把妳要買玩具的錢拿出來唷,等等姊姊結完前面的東西就要幫妳結帳了,要準備好才不會影響到後面的人哦。」當我在刷前面一筆的商品時,聽到媽媽正對著小女孩說。
聽到媽媽的話後,
她匆匆忙忙打開掛在身上的零錢包。
我刻意放慢了速度,並偷瞄她們,決定視情況來決定要不要再減速一些。
一邊覺得好感動,
因為這個媽媽是有在為其他人考慮的,不給後面排隊的客人造成困擾,也教育她的孩子要體貼其他人。
來來去去的人形形色色,有人能觀察、體貼他人,自然也有人不顧旁人、以自己為主。
我不覺得怎麼樣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每個人成長背景、人生際遇都不同,只能說能體察他人的是值得讚許的,沒有的話也不是什麼錯。
所以當我看到這位媽媽不但有這樣的觀念,
還藉此機會讓孩子也建立這樣的美意,
真的令我感受頗深,在數位客人中,依然存在著這樣為人著想的人,並教給下一代、傳承下去。
從小地方看,是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從大範圍而言,是為人與人之間注入一股善意。
》》》
「總共是159元唷!」我刷了女孩手中的玩具後說到。
「把錢拿給姊姊吧,要用放的哦!」媽媽低頭對她輕聲。
女孩用細小的手指點了點手中的銅板,
便輕輕放在我伸出去的手上。
我數了數,
總共是兩個五十元跟六個十元:「收您160元。」
「往前走吧,讓後面的叔叔阿姨可以放東西在輸送帶上。」
收銀機的抽屜彈開 我把銅板都放進去,
拿出要找的一元,而女孩一直目不轉睛盯著我一系列的動作,甚至到發票機在印的時候也很認真端詳。
「這裡是找您的一元。」
我兩手拿著一元跟發票明細,遞給女孩,因為是她自己買的東西,所以我沒有選擇拿給她的媽媽。
「要兩隻手接唷,然後記得跟姊姊說什麼?」
她的媽媽用溫柔的嗓音說。
「謝謝。」
女孩用兩隻小手捧著我遞過去的錢跟發票,眼睛直愣愣盯著手裡的消費明細。
我猜想她可能是第一次自己完成購物的程序吧。
》》》
「謝謝。」媽媽牽著女孩,轉身準備離開後還不忘回頭對我說。
「不會,謝謝哦!」
我揮了揮手 意思是不用客氣,
不過女孩好像以為我是在跟她說再見,
所以就也向我揮揮手。
那個笑容 像是完成了不曾體驗過的事而感到開心,
是不是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一點呢?
我用曾經和她一樣年紀的記憶去推敲,
嘴角不自覺上揚,
想起自己也曾經穿著媽媽的高跟鞋嚷嚷著要長大。
》》》
我跟那位媽媽互相道謝,
讓我想起曾經聽過別人說的:
外國人不解為何消費者要向店員或是服務的人道謝,因為這是服務者的工作,是理所應當的。
但大部分的台灣人無論是哪一方,
都會相互道謝,這是一種友好、一種善的循環。
如果因為我的一句謝謝、一個微笑,
讓服務者有更好的心情繼續工作,那下一位客人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而他也因此心生愉悅並說謝謝,
就能延續善意、連結社會情感。
一句謝謝,如果能有這麼大的影響,
那我何樂而不為呢?
》》》
看著他們一家三口離去的背影,
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
媽媽的體貼、讓小孩有自己嘗試的機會、機會教育;
女孩的乖巧、想要體驗買自己東西、有禮的應答...…
這些種種,都讓我覺得暖暖的。
最後一幕映入眼簾的是,
媽媽垂眸望向自己的孩子、爸爸用大手撫摸著孩子細軟的髮絲。
而孩子、那個女孩,
將自己第一次買的玩具攢在懷裡,
走在父母中間笑得開懷。
體貼、教育、善意
在他們走後,仍然在我心中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