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成大中文不是唯一的八卦?(更新)
2021年5月5日 02:15
小弟我做了跟成大中文系很相似的夢
今年成大材料系博士班甄選
根本球員兼裁判
書面備審的部分占總成績50%
十一個考生裡面
前五名有四個是口試委員的學生
而且分數跟非口委學生差距非常懸殊
雖然口試委員有迴避打自己學生的分數
但是卻把其他考生故意打成不及格

小弟幫大家整理1~5名裡面居然有4個是口試委員的學生
如圖所見5、6名之間有明顯落差
此外
乙組博士班審查分數不到70分直接不錄取
多餘的名額會留用到甲組
某個教授把乙組的分數都打成60分(不及格)
企圖把名額留給自己甲組的學生
為何會那麼快發現此嫌疑呢?
其中一個考生在大學期間已經發表兩篇SCI國際期刊
書審資料卻被某教授打不及格(60分)的成績
整整比另一位委員的給分低了26分(86分)
系上有老師複查成績並提出質疑
以下是老師群組的po文
後續系上的處理方式
更為誇張
系上不打算重新審查處理
只打算美化平均、縮小成績差距
企圖用這種手段敷衍了事
總歸一句話
一個計畫就有860萬經費
並且得過年輕學者獎的老師
為了護航自己的學生
居然濫用職權
棄其他學生的機會與前途於不顧
這樣還有做老師氣節嗎?
最後夢醒了
希望一切不要如此真實
拜託大家能高調轉發這篇文章
讓成功大學能夠重視每個考生的權益
媒體要轉發前也請查證事實
非常感謝
若有後續
絕對會第一時間給大家消息
#公平正義
#研究所
#博士班
----------------------------------------------------------------------------------------------------------------------------------------------------------
(更新)
除了書審資料50%的部份以外
面試的30%分數也都是同一批委員評分
所以總共80%的分數也有被操作的嫌疑
就算有迴避幫自己學生打分
是否也有機會把其他人的分數打低分
確保自己的學生有相對的優勢可以錄取
重點應該擺在
"不應該由考生的指導教授參與評審"
"不應該由同一批教授審理兩個以上的程序"
何況委員的學生也不算少
請問這樣的操作有符合學術倫理嗎?
此外
有人對於分數低的人的學經歷有疑問
據我所知
分數低的6個人中
有4個人是成大材料系的學生
#公平正義
#程序正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