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博雅/跨院/服學(更新至110-2)
【之後有修新課會再來補充,畢業後也會另開一篇寫系上選課和國文英文體育(因為兩者需求不同,所以另開),今天終於下定決心了要寫了😭】
【有問題可底下留言,看到會回覆,也歡迎推薦其他課👍,推薦程度滿分:5🌟,超過就是私心推啦❤】
博雅類
海洋文化(🌟🌟🌟🌟🌟)、台灣社會與文化(🌟🌟🌟🌟)
個人報告+團體報告+出席+札記卡(同個老師,評分方式相同)
基本上不缺席,且報告有好好完成,主題很多可選不難做,分數都挺好看的,要高分不難,偶爾上課回答還可以加學期總成績👍超推的,老師上課像說故事,但並不會覺得無聊想睡覺。
海洋文化期中個人報告是拍照片+為照片寫一段話;團體報告是選定一個主題,然後上台報告一節課的時間,印象中還有一次校外參訪。而台灣社會與文化個人報告是要寫一個三千字+的報告,題目很多可選,可以採訪的方式或以自身觀察角度書寫,團體報告方式與前者相同。
故事創意與數位繪本(🌟🌟🌟🌟🌟)
期中習作+期末數位繪本+出席+課堂參與
期中習作的部分是每一組找一本繪本對它進行一些簡單的報告,平常上課老師會介紹許多有趣的繪本,也會帶一些實體的繪本給大家翻閱。期末的部分是每組要一起完成一個數位繪本,時常沒有硬性要求,也不用太擔心期末其他科太重,老師給的期限會在學期結束後一個禮拜左右,時間還算充裕。老師人也很好,給分也不吝嗇,有認真完成分數都不低!
民主與法治(🌟🌟🌟🌟)(其中一個老師好像退休了,之後可能沒有開了)
兩個老師合開的,衛老師上課我挺喜歡的,不會覺得枯燥想睡,認真聽能學到東西,且負擔不大,有兩次簡單的作業;另一個老師,我覺得聽了會很想睡,但考試算是很簡單,我記得是考跟選舉相關的,要高分不難,但有一起修的朋友覺得有點浪費時間🤣,可以自己在評估一下。
科學、媒體與文化(🌟🌟🌟🌟)
出席+隋堂作業(札記卡+科工館參訪+科普寫作)+分組報告
平常上課就是聽老師講,老師上課會提一些問題,札記卡就是寫這些問題的想法,同時會請小組討論並每組簡單發表,最後六個禮拜左右是各小組報告。會有一次科工館的參訪,參訪完會需要一頁A4的回饋;科普寫作則是自選一個題目,寫一科普類的文章。
------------------------------------------------------------
跨院選修類
心理學(🌟🌟🌟🌟)
基本上就是寫札記卡+小考(40題),雖然我朋友覺得不如以前板上寫的那麼涼,但整體而言還是值得選,就是要選得上就是了,一定要"壓100"才有機會(真的!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說出來都是痛呀~)這堂課板上評價滿多的,就不多寫了。
管理學(王致遠)(🌟🌟🌟🌟🌟🌟)
這堂課我大推👍私心很喜歡這堂課,上課通常上兩個小時左右另一個小時會看影片,不考試,但有分組報告,就是找一個身為管理者的人採訪加以分析,然後每一堂課前會要教一份預習,就是自己先看過該周內容和彙整,我每次大概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分數也都給的不錯,我自己有A+,一起修的也有A。
當代外交概論(🌟🌟🌟)
我個人覺得可以選,但比較偏向"缺學分可以選",高分比較不容易,雖然我自己拿到A+,但有認識的分數不高,也不太清楚老師的標準。成績的部分取決於期中期末報告,基本上是不點名的,報告題目其中一題不太好寫,但要盡可能多寫"自己的想法",老師特別有強調這一點,我覺得上課認真的話還是可以學到一點東西的啦。
經濟學原理(🌟🌟🌟🌟)
能學到不少東西,老師上課講得也都蠻清楚的,但考試起來感覺真的不太一樣😭,但老師會看大家的成績調分數,所以最後分數不會太慘,因為老師不喜歡當人。我自己是花不少時間念,相比之前修過的跨院選修,這算是我花過時間比較多的一堂課了。但整體還是不錯啦!
城市觀光行銷學(🌟🌟🌟.5)
版上這堂的資訊應該算挺多的,主要想提的是,那時候分組十個人一組,但真的說起來報告很難分那麼多個東西讓大家一起做,變得好多人負責查資料什麼的,其實感覺有點沒有效率,給分其實我覺得還好,不算很甜,但畢竟也沒有做太多事,所以也不要求太多了🤣。
------------------------------------------------------------
服務學習類
展場營運與園藝療癒(🌟🌟🌟🌟🌟🌟🌟)
超級推的!!總之這堂課我那時候是大概每兩個禮拜去照護植物(上課時間每次大概一小時左右),然後有一次上課會去照護中心,帶一些活動這樣,另外會有五堂講座,自選四堂參加,我們那時候有做精油和耶誕花圈❤,全部講座結束會要我們寫一下心得,分數給的也都挺不錯的,我自己拿到是A+,真的有被療癒到的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