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大學畢業要不要「直接」考取護研所?畢業生和你/妳分享~
2022年9月4日 23:26 (已編輯)
最近和朋友因為發生了很多風風雨雨的事情,感觸良多。
因此在這裡分享相關的經驗給那些有點迷茫是否要「畢業直接唸」研究所的大學護理系畢業生一個方向。
我的經歷為:
大學畢業>非護理工作一年(當Propa存學費)>護理研究所>病房護理師4個月(陣亡了哈哈)>研究護理師~至今
我覺得正在思考是否要大學畢業直接念護理研究所的同學,會有這個想法不外乎是很喜歡護理、喜歡研究,甚至可能想說先念起來放(邊唸研邊輪班太苦),或者是被老師鼓勵認為利遠大於弊。
但是,若還預計至臨床拿經驗的學弟妹們,過來人的經驗「強烈建議」不要先唸研究所,建議先至臨床工作一兩年後再考慮。
就算底薪會多一點點(以塑膠醫院為例,和大學生相比只多1200元)
但會遇到更多的困難點,建議大學畢業直接就業。
這裡分享幾個我和同學們的體悟,先唸研的缺點:
💉1.臨床技能忘光光💉
不要小看兩年的時間,連摸到bag的那一刻是如此的陌生,臨床經驗值從零來過的機率高。研究所雖然有實習,但也不是執行臨床上的個案照顧,而是針對自己的論文研究或者是專案而實習的。在單位實習,就是個隱形人和過客。學理技術會很容易成為致命傷~
🏹2.面對職場學姊的酸言酸語,成為標靶🏹
舉例來說:
若單位普遍大家都是N0、N1
當妳為新進不到1年的N0菜鳥時
若不寫升等報告,學姊們就會表示:「 你碩士是真的嗎?怎麼那麼爛??碩士也不怎麼樣啊。」
寫完升等報告順利晉升,學姊們就會表示:「 哎唷碩士的,就只會紙上談兵,臨床果然爛。」
怎麼樣做都會被針對~
或者當某項事件發生了,發生在五專生/大學身上,可能不會有任何的反應,但研究所就不一樣了,把你噴到狗血淋頭,認為你一定就是太有自信,太自以為是了。
🔎3.被主管放大檢視🔍️
若主管同為研究所畢業,可能還會好一點點,但若不是,可能皮就要繃就要繃很緊了。
被針對的機率高,從小地方可以看到,例如第一天報到要自我介紹時,會被特意說,她是研究所畢業的喔,無時無刻被抓去很容易會被說:「你一個研究所畢業的…..」(請造樣造句)
😔4.研究所所學可能無法應用至臨床工作😔
除非學弟妹們從事研究相關、教職、學術、藥廠、臨床試驗機構等方面的工作,不然只單純在臨床上工作的話,學歷、所學短時間無法有太大的幫助。
💰5.薪水幅度並不會增加💸
如上述提及,碩士相較學士只相差1200元,並不會像工科系落差到近5000-10000元。
老實說,護理臨床工作並不需要高學歷,之後若有需要晉升至主管或者是其他職位再去補足學歷即可。
🏥6.論文無法當作升等報告使用🏥
論文只可以用在N4報告(印象中,若有誤再麻煩和我說~),但是剛進臨床為N0,因此N0~N3升等報告要重寫,此外因為升等進階需要時間,因此也無法將論文延遲到N4時的升等報告使用。
再加上若是使用老師們國科會計畫,當作研究論文題材來寫,因為著作所有權整體來說是在老師,因此就算期刊發表,作者序也只會是順位第二、三位,只有身為作者序第一位期刊發表,才能當作抵用晉升報告。
🤯7.至臨床工作一段時間,研究所培養的技能可能也會流失🤯
念Paper、寫文章的技能就和念英文一樣,許久不念技能就會消失,選擇臨床工作一陣子後,研究所技能會漸漸遺忘,特別是生統和英文,忘記速度之快。
😥8.與同學相比,可能會讀到懷疑人生😥
護理碩士畢業所需年限通常為2-2.5年,因此碩士畢業時為24、25歲,人生從0開始,但是身旁的大學朋友可能已在臨床上站穩腳步、累積足夠的臨床經驗了,甚至有的人在leader training,內心會充滿慌亂以及自卑、挫折是會有的。
最後總結一下~🤏
若大學護理系剛畢業的你,人生規畫中需要至臨床拿取工作經驗者,建議不要直接考取護理所(一般生),先至臨床工作的優點遠大於缺點,未來的日子也可以設定一個時間點再辭職當全職的學生也可。
但如果你頭已經洗下去了,正在唸研究所中的你仍需至臨床工作累積經驗,目前我觀察身旁的學姊們以及同學們,多數人至刀房工作(但我朋友認為進刀房的話,運用研究所所學可能近乎0)、病房(非醫學中心),這裡的生存率觀察下來比較高~
也很希望底下有研究所一般生畢業的同學或者是學長姊分享你們在哪裡工作~~><
或者分享你們的心得~感謝你們~🙏
#護理系 #碩士 #畢業生 #出路
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茉莉小學堂(xiao_moli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