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初識
喔伊🖖
這篇主要就是回憶我跟那孩子第一次接觸的記憶,
因為當時,很前期並沒有特別去紀錄,
所以只能靠現在的自己去回想內容。
隨手寫寫的,
甚至可能無法保證對話內容完全正確,
但我還是努力嘗試還原把它們拼湊起來🪑
/
大概在去年3月左右,
依舊迎來一波年後跳槽期,
同事之間的話題不外乎都落在,
人資那邊的消息以及帶新人的八卦,
我也一樣處在水深火熱當中,忙的焦頭爛額。
後來聽了她們的小道消息,
公司那陣子,除開我們部門,
的確多了幾個不認識的新面孔。
但因為我手上的新人已經讓我忙不過來了,
所以沒有特別去記誰是誰,只知道看過誰。
那段時間我忙到午餐時間基本上沒空處理,
都要托同事幫忙買,
我繼續在位置上處理工作上(還有新人)的事。
直到某次中午,天殺的終於有時間
自己出去放風買飯,
那時在超商,稍微晃了一下,
我站在冷藏櫃前思考著午餐搭配,
還在計算著當天的熱量攝取時,
旁邊的狀況拉走我的注意力。
有看過這個人,因為膚色很白皙,
所以多少還是有點印象。
我曾幾次會在廁所、茶水間遇到她,
偶爾會因公去隔壁部門串場一下,也會看到她,
但我始終不知道她的名字。
她安安靜靜的幫忙店員把便當放到架上,
還順手拉了排面。
對方跟她道謝後,
她只搖了搖手,不說半句話,
然後走到冰箱那看飲料。
我當下看到這情形只覺得:好奇妙的人。
/
後來的午休時間,依舊聽著其他人的八卦內容,
一邊配著午餐,或是繼續配著沒完成的事情。
曾有幾次聽到,
隔壁部門那兩個口中的談話內容,
貌似都集中在她們那邊的新人身上。
而某天中午,我依舊在一堆報表內奮鬥著,
還要處理我手上新人的問題,
我聽到我旁邊那位喚了我的名字過去吃飯。
我伸直了身子,感覺我的背在哀嚎,
右手手腕還是很痛,前幾天針灸根本沒用。
我跟她說我這邊剩一點點,處理好就過去,
隔壁部門的報表呈現狀況依舊讓人看的直發抖,
內心不禁翻了一個繞地球一圈的白眼。
忙了好幾天,心情多少還是有些煩躁。
起身後我帶著午餐,把椅子跟著拉了過去,
坐我後面的那位幫我留了位置,
倒是想聽聽這些三八又在講些什麼。
“我覺得她有點強迫症”
“我給她的東西接過手後她又自己全部重做”
印象中只聽到這些,但剛脫離工作地獄,
下意識的想法只有覺得,
妳們的東西不堪入目人家不想自己重做才奇怪。
“在講什麼?”
“上次她們講的新人啦”
“誰?”
“很白,戴眼鏡,很安靜的那個”
我思考了一下,在腦中翻找了這陣子的新面孔。
只想的到一個人,會是她嗎?
“她們上次說很奇怪的那個啊”
“噢”
原來幾次聽到她們所說的“怪人”是她。
但我沒把我那次在超商看到的畫面告訴她們。
我在一旁靜靜的聽她們講,一邊解決我的午餐,
心想著我還有什麼東西還沒整理完。
整個辦公室充滿著濃濃的八卦氣息。
午休結束後,大家鳥獸散,
回到位置上繼續埋頭忙工作的事情時,
我旁邊那位突然坐著她的椅子滑了過來,
她欸了我一下,我疑惑的看著她,
又在打什麼壞主意?
“妳跟她們講的那個女生說過話沒?”
嗯,倒是真的還沒有過,
我瞇著眼看向她,搖了搖頭。
後面那位也跟著加入話題。
她揶揄道:我身為專業新人保母,
交際手腕這麼強大還會有我還沒接觸過的人。
當下只想回她,手腕那陣子都快爛掉了。
但我也沒多想,只覺得她這麼說,
倒是真真實實的還沒跟她接觸過。
“妳沒去交陪一下,看看是有多怪”
我想到那次在超商的那個畫面,
加上她們’妖魔化’她的樣子。
那瞬間,沒來由的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咬著唇思索了一下,邪笑的看著她們。
就是交個朋友嘛。
“有什麼難,等著,一個禮拜後驗收”
“騷包”
看似很輕浮的一句話,
結果妳們也知道,我不僅大錯特錯,
還掉入根本名為 小行星 的“陷阱”裡,
就這樣陷了下去。
還 好 我 們 沒 有 打 賭 🥲
好像沒有她們就沒有我們的樣子,
說到底我該感謝這兩位同事起的開頭嗎🌚
說交朋友結果變成交女朋友⋯⋯
嗯⋯⋯🤦♀️
/
而在某天中午,
我好不容易的在超商又遇到了那孩子,
那時我像個變態躲在零食架後面觀察她的動向,
刻意在她附近逗留,只為了搭上一句話。
因為那句話我開始感覺像有使命感,
要是沒有跟她說到話我就跟旁邊那位姓。
(並沒有)
我看她手裡拿著一瓶氣泡水,
站在冷藏櫃前看了許久。
後來我也慢慢挪到她旁邊看沙拉,
她撇頭看了我一下。
“嗨咿”
我主動跟她打聲招呼,她又看了我一下,
有點像是不敢直視人的感覺。
“⋯⋯”
“嗨”
她小小聲的回應我,第一次聽到她的聲音。
幾秒過後,看她拿了一包溏心蛋準備往櫃檯走,
我下意識有點急,趕緊開口:
“午餐只吃這樣呀?”
她停頓了一下,變成在原地躊躇著、思考著。
好幾秒後她才回應我:
“⋯⋯吃太飽下午會想睡覺”
我看著她講完這句後有點傻住,
她慢慢往櫃檯走去,
我隨便拿了一盒沙拉跟優格跟了上去。
那是我們第一次對話的內容。
也是我第一個知道她喜歡吃的東西是溏心蛋,
半生不熟的蛋她也只吃溏心蛋。
如同我們的關係,半生不熟的。
後來我們一起走回公司,
頂著豔陽,沿路上我們互相自我介紹了一下,
她淡淡的說了一句:她知道我。
現在想想,好像也不意外就是了。
/
回想起來其實當時我們沒有特別聊什麼,
因為那孩子剛開始對我真的 超 級 冷 淡🥲
在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樣的時候,
我大概可以理解她應該是個 非常 慢熟的人。
後來的那一個禮拜,
我嘗試著把我們之間的陌生感慢慢減少,
遇到就會跟她打個招呼。
閒暇時間能多聊天我就隨便亂聊,
對話都是很隨性,沒來由的開頭,
不想讓她有“為了聊天才聊天”的壓力,
畢竟她的話是真的不多。
到這我們都還不能說算熟,
我們之間的關係維持在那些閒聊上面。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說⋯⋯
幹!!!!!!!!!!!!
她的心房真的 很 難 破!!!🤦♀️🤦♀️🤦♀️🤦♀️
戒心有夠重的🥲
原本一開始想要聊聊一些,
她在工作上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或是哪裡有沒有不習慣、跟大家處的如何之類的,
但一扯到工作,她就會馬上安靜閉嘴給我看。
後來想想也對,我不應該這樣跟她聊,
職場上的一些聊天話題、閒言閒語,
都有可能讓她認為是成為她被攻擊的點。
我真的有點蠢,對不起。
她也真的是很機靈,但這個原因,
讓好多人都覺得她不跟其他人親近、難搞、
然後她獨有的一些小習慣就覺得她很奇怪。
我覺得她這樣其實沒錯,按照她的邏輯,
絕對會認為:她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之後我換了個聊天方向,
聊聊彼此的日常生活、興趣愛好,
或是學生時代的事情。
她沒有大部分女孩都會有聊天內容,
時尚精品品牌、服裝、美妝、網美打卡景點,
通通都不會在她口中聽到。
夜店跟酒吧則是完全沒去過。
男生 (對,就是男生),我也沒聽她主動提到過。
她不追星、幾乎不聽中文歌,
所以她意外的有機會跟朋友去KTV的話,
都是在吃東西。
我也曾問過她平常假日不跟朋友出去玩嗎?
她則淡淡回應著我她沒什麼朋友。
我稍微跟她閒聊了一下她的交友圈,
她細數著,“她覺得” 和她比較好的朋友,
總共4個,而在這同一座城市裡,
能聯絡的上的朋友只有一個,但職業工作關係,
她們單純約吃飯的時間基本上也很少。
一個上了大學後在台南念書,
畢業後也在原地發展,
但對方交了男友之後變得比較少聯絡,
也不想特別打擾對方。
一個則在2017年時回去美國唸書,
她笑著說時間不一樣就算了,連國家都不一樣,
朋友圈也慢慢有點脫離了。
而一個,對方跟自己另外的朋友圈吵架之後,
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通訊社群全部刪光光,
連個影子都找不到了,至今下落不明。
她掉入回憶中說著她們5人之間的羈絆以及革命情感。
認識最久的是那個去美國的小夥伴,
她們從幼稚園就認識了,畢業後對方去了美國,
直到上了國中才相遇。
另外兩個則是國小3年級時就認識了,
但她們3人都不是同一個國小。
是她分別在補習班認識的,但當時也不是很熟,
也是後來上國中後意外的同班了,
才真正開始了解對方。
搞失蹤的則是上了國中才熟識,
對她而言她就沒其他3位那麼了解,
但還是願意包容她。
5個人來自不同地方但最後還是相遇在一起,
她牢記著彼此,直至她們再次相遇。
她是個很單純的人,光看朋友圈就知道,
朋友不多,但是認識時間非常長久。
後來她跟我道歉說她有點講過頭了,
我則跟她交換了大學時期的生活故事。
我大學時期都在跑社團不然就是系排,
她的大學生活都窩在宿舍打電動、看電影,
或是跑圖書館看書。
我們之間,講白一點,
生活上可以重疊的部分等於幾乎是 沒有。
但就是這樣跟我差了十萬八千里的人,
完全勾起了我的探知欲,讓我想要更深入了解。
因為那是我生活圈裡從來沒有過的存在。
仍舊記得當時我問她說:
“那妳算是文青嗎?”
她笑了一下回我道:
“我不是文青,我是臭肥宅”
/
大概兩個多禮拜後,
我們才正式的交換了聯絡方式,
對,兩個多禮拜,沒有看錯。
但我發現她很不喜歡用Line,
用Line回訊息都要等好久🥲
所以觀察了一下,發現她用IG跟推特比較多,
出於好奇有問過她為什麼不喜歡用Line,
她則淡淡的說Line打開幾乎都是⋯⋯
她不想看到的東西,
某種程度上看到Line就覺得煩。
而我跟她在Line上對話,回頭這樣看,
都是問著彼此吃飯了沒,午餐要吃什麼等等,
我跟她有默契不敢在上面有什麼私人對話,
因為在公司都會在電腦上開到Line。
直到今日,
我們連彼此之間的好友名稱都沒去更動,
就怕一個粗心被別人發現。
所以她才會讓 “她認為比較熟的” 加IG,
後來我也換到IG上跟她聊天。
她的IG很乾淨,不怎麼放東西,
追蹤她的人跟她追蹤的帳號只有10位數的那種,
看起來真的都是她認識的朋友,
跟一些coser 、繪師(好像這樣稱呼?)
或是遊戲公司的官方帳號😐
帳號總共只有6篇貼文,第一則貼文是2013年,
而上一次發貼文的時間是3年前。
內容是她很開心分享著
她從日本代購網上買了一隻,
保存良好、價錢極低的二手絕版羅賓的模型。
限動也都很偶爾的po一些她買的新模型,
或是一些電影、遊戲畫面,
以及她推薦的歌曲截圖畫面等等。
她只要有po我都會很認真的回覆她,
我有po她也都會回覆我。
雖然都是短短幾個字,例如:
哈、cool、nice、讚 等等的。
真的很簡短,但是每則都會回覆我。
而這個習慣到現在,我們仍舊維持著。
我第一次看她限動時,是分享著這首歌:
我問她很久之前就有在分享嗎? 她點點頭,
我那時開玩笑的說:哇,我都沒跟到!
那次之後,她默默的把她從以前到現在,
分享過的所有音樂,整理成一個精選放在帳號上,
但她沒有特別跟我提起。
是我無聊點她帳號的時候才發現的,
而且她的帳號到現在,就只有那個精選。
知道她喜歡音樂後,
我們之後的聊天話題漸漸的換成聊音樂,
聊她喜歡的曲風類型、喜歡的歌手,
跟喜歡的DJ等等,
然後進階到慢慢聊她喜歡的動畫、電影、影集,
喜歡玩的遊戲內容。
而後來我慢慢察覺,她總是靜靜的聽我說話,
都是我丟話題,她回應,卻很少提問,
就像塊海綿一樣,一直吸收。
可能到後期也開始對我有意思了 (?
她才會主動詢問我她想了解的部分。
有時跟她的對話當中,
總會參雜著一些聽起來很像心靈雞湯,
但實質上卻又不是雞湯的話語。
大部分情況我都聽不懂,但覺得很有趣。
忍不住想吐槽一下大概也是因為,
我身邊基本上沒有這麼有內涵的人啦⋯⋯🤦♀️
感覺她像個老靈魂放錯身體,
不然就是投胎錯時代的人。
也因為這樣,知道她“有那麼一點東西”後,
我發現我對她的那份“有興趣”,
已經不只是最初那樣了。
而她身上那股厭世中帶著憂鬱的氣質
也讓我總想著:她本身就是一團好大的謎。
堪比黑洞般的謎。
就她那些話語,那樣寂寥的面容,
虛無的如同繚繞煙霧,稍微微風輕拂似的,
便脆弱的煙消雲散,想抓都抓不住。
我基本無法拒絕她所有、任何一切。
「初識,大多美好而無憂,
沒有期待,就不會有失望,
相處的點點滴滴,都是驚喜與收穫。」
大致上如此,吼我手指快斷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