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日本最美星空海岸|銀河鳥居
2020年10月2日 15:50
繁星熠熠的盛夏星空中,銀河垂直貫穿了鳥居,像是連接人間與神域的橋樑一樣夢幻。
九州海岸的星空芎頂,是我見過最美麗的觀星地點,站在岸邊潮起潮落的礁石上,不由被宇宙的浩瀚與人的渺小所震懾。這裡是永尾剱(えいのおつるぎ)神社,根據我做的資料結果,這是全日本唯一一座在仲夏時節能讓銀河垂直貫穿的海中鳥居。
熊本県的不知火海岸(八代海),自古以來就是九州地區傳說中「不知火」出現的神祕水域;而其中的永尾剱神社座落在不知火町的海邊,玄冥幽靜又帶點詭譎,站在岸邊竟不自覺起了肅然之心。
為了拍攝夏季銀河貫穿鳥居的特殊構圖,我從茨城大洗磯前神社、四國愛媛綱掛岩、九州大分奈多八幡宮、對馬島和多都美神社中去尋找,意外發現熊本的永尾剱神社很符合我理想中的構圖,於是從大阪開始,途徑四國、廣島,一路輾轉來到九州熊本。
從福岡搭九州新幹線燕號(つばめ)到熊本後,轉乘鹿児島本線的區間車來到松橋駅。抵達時已是傍晚五點多,原本為了在此守候拍攝銀河一整晚,因此預約了附近的旅館;我匆忙地在超市採購當日的零食飲料後,搭上計程車直奔永尾剱神社。
抵達目的地,我拖著行李下車後,就看見了漂浮在不知火海上的神社。走在岸邊的堤防上,時至黃昏,此刻天空的雲彩被夕陽染上淡粉又偏紫色的魔幻,水中倒映著燈籠與鳥居的模樣,很有與世隔絕的一種淒涼感。
在這裡拍拍照、發發動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直到入夜後,才拖著行李去旅館。老闆當天很親切地招待我,知道我是特地從大阪來熊本拍照,感到時十分驚訝,因為有好久好久沒看到外國旅客了。
與老闆交談甚歡,從攝影談到觀光、再擴大到整個熊本,跟我說了好多歷史跟故事,其中包含了電影《貞子》的母親原型御船千鶴子之墓就在附近等等,之後就回房後稍微泡澡休息一下;算準了午夜時分的潮汐,推測老闆夫婦倆已經入睡,放輕動作與腳步,拿起相機與腳架逕自往鳥居走去。
我沿著堤防緩步走向永尾剱神社,此時座落在海中的鳥居根座已慢慢浮出水面。第一次拍攝銀河時,是五月底前往鹿兒島的指宿海岸,在拍攝火箭升空前順手拍下的銀河,那時候毫無經驗可言,純屬運氣極佳,星空清晰可見。而這次前來熊本不知火町,事先有做過相關的拍攝功課。
首先是使用「Star Walk 2」APP,將目視星等調到最高等級,回到主畫面後,尋找「夏季大三角」的天鷹座、天鵝座、天琴座對銀河進行定位,然後我選擇從天鷹座的河鼓二(就是牛郎星)找出赤經、赤緯及方位角進行預判,之後開啟AR模式去尋找銀河升起的位置。
銀河從東南方升起,因為退潮而露出的礁岩是這次拍攝水中的鳥居的關鍵,它讓拍攝機位多了更多的變化,如果鳥居位處平地或深山,銀河末端勢必無法連通鳥居的頂部;唯有海中鳥居才有機會拍出海平面,但是拍攝角度又因為環境而處處受限,於是會隨著月球引力漲退潮露出礁石的鳥居正是這次拍攝最大的功臣。
從午夜十二點拍到凌晨三點半,中間持續有雲霧的遮蔽,之後越晚越晴朗,終於拍到了近乎90度的垂直銀河,與理想中跟鳥居的搭配,完成了這次的拍攝企劃。
F2.8 / ISO 800 / 22s,我使用X-H1 + XF8-16mm的設備(換算成全片幅等效12mm)
因為是APSC的緣故,高ISO伴隨而來的是熱噪點。於是這組設置是我對自己相機的理解,以及其曝光與雜訊可容忍的極限值,因此換得了這張照片。
下面分享此趟的九州風景照片
【海の鳥居と森の鳥居】




【夏日風景】
唯一一張在四國


【長崎印象】




以上是我的九州風景照片,謝謝你的收看~
相機:Fujifilm X-H1
鏡頭:XF8-16mm / XF16-55mm / XF50-140mm
如果你喜歡我的攝影系列,歡迎來我的Instagram定期收看。我在日本定期都會收集一個主題製成系列特集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