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奧運有些運動有兩面銅牌呢?!!!

《兩面銅牌🥉是花生什麼事?!》
megapx
今年的奧運對台灣來說真的是豐收的一年,在很多獎項都改寫了歷史,其中拳擊(boxing)在 #黃筱雯 的努力下更是有史以來首次取得獎牌,而很多觀眾不解為什麼跆拳道、拳擊、柔道、角力有兩面銅牌?今天就讓 安迪史博 來跟大家解惑吧!!! 大家有發現上述這些運動都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皆是打鬥運動(combat sports),首先,這類的運動不像是網球有很正式的世界排名(proper rank)來當作賽程安排的依據,這種現象導致了很多比較強的選手在前面幾輪就互打,而其中一方淘汰,也因此在跆拳道、柔道、角力比賽中引進了「復活賽」(repechage),以避免在排名制度不完美的情形下,前面的輪次強者互咬而淘汰的狀況。
megapx
而其中拳擊🥊是沒有復活賽制的,更特別的是其沒有銅牌戰,原因是如果在密集的錦標賽、盃賽中,高強度又激烈的拳擊比賽如果連打的話,對選手的身心都是很難去負荷的,因此在1952的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取消了銅牌戰的制度,而且只有金牌與銀牌的獎項,直到1970年,在芬蘭拳擊協會的建議下,才更改制度成只要輸掉四強的兩位選手皆能獲取銅牌。 其實仔細想想很好理解,想像你在四強賽中遇到一拳超人埼玉👨‍🦲,被一拳KO後,你最好是還有力氣打銅牌戰🤣🤣
megapx
Podium (n.)頒獎台 例句:Unlike most Olympic sports, the podium is slightly bigger for boxing. 不像其他奧運項目,拳擊項目頒獎台似乎比較寬了一點(意思是多了一個銅牌得主)。 如果你們喜歡這樣內容,歡迎追蹤
Follow @andysportscenter & Let’s dive into the World of Sports.🔥 資料與圖片來源:
愛心集氣驚訝
316
留言 14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