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留學 美國留學上岸談(二)
5月27日 12:05
--副標:無能力的我,絕望之際谷底反彈的那檔事--
昨天在script testing, 天真如我在ROOT跑了某Internal custom command結果公司筆電直接在我面前升天 \|/ 當下馬上跟旁邊同事說看來我可以提早下班了。
這篇的經驗分享我會盡量打得讓沒看前一篇的人也能看懂/吸收經驗,然後也會盡量打的詳細一點
希望能幫到大家!
----------------------
二更:在 B11 有一些小弟的英文學習技巧,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以下正文*
留學期間(二):
相信在留學的各位對暑期課都不陌生,而我哭暈在捷運站廁所的那一個暑假也是我頹廢人生的重要的轉捩點,雖然現在還是常常偷懶就是了xD。首先要先提的是,我的學校把暑假分成了Summer Session I & II(不知道其他學校是否也是如此),兩個session能修的課是不一樣的。那時,我已經錯過session I的選課時間了,所以馬上看session II有沒有開應用數學系的required prereq courses。剛好,看到有開非常重要的Linear Algebra就馬上選下去了,我也同時選了一堂大家推薦的easy A course來boost我的GPA。
不得不說,讓一個大一才接觸微積分的人學linear algebra,就像是想讓青蛙學會怎麼唱周董的龍捲風——不是不可能但是難度可想而知。為時六週,每週兩天,每堂課約三個小時半的轟炸根本讓我無法招架,但是我也開始學到"Reaching out"的重要性。因為暑期課人數較少,我也稍微比較有膽量跟課上的人聊天,那時候我們四五個人組了一個讀書會,方便大家在每次上課前在一定程度上(避開Academic Dishonesty/Integrity issues)互相指導功課。我們也都會善用教授的office hours盡量把自己不會的地方問清楚。畢竟,第三個禮拜就是期中考,而再過不到三個禮拜就是期末考了。輾轉經過了六個禮拜的努力,我拿到了在美國的第一個A (對!第👏一👏個👏Periot👏)。經過兩個A的加持,我的GPA終於回到了讓人尬笑的3.0。
第三學期,這個學期我也參加了不少社團(Taiwanese Students Association, Hoop and Circus Club, Interational Student Organization)成為了ISO的e-board member(event coordinator)認識了不少人,這些人裡面也有畢業後還在聯絡的朋友,這點讓我深感欣慰。GPA也緩緩的回升到3.12。值得一提的一個你真的「不該」在學校試的偷吃步是,學校教授如果有自己的course website,改他的URL可能可以在database找到他之前出過的Midterm/Final exam。有些美國教授是挺懶的,數字改一改就拿來當新試卷。接著我想把Covid期間發生的事情統整成一段,因為發生了很多影響我留美的重要事件。
Pandemic期間:
Covid在mid-semester把大家的生活都打亂,身邊來自台灣的很多undergrad朋友都選擇回台避難,幾乎可以說只剩下研究生還在學校打拼。我在第四個學期及那時暑假把GPA拉到了3.23,然後在暑假結束時申請正式進入了應用數學及統計major還有資訊管理minor,同時我抱著不試白不試的心態申請,當上了我在前一個學期拿了A的Graph Theory的助教。
透過zoom,我覺得我更有信心跟其他人講英文,當助教期間也有常常光顧我Office Hours的同學稱讚我,讓我信心倍增。我也在這期間第一次參加了學校辦的career fair,在這之前有聽說還是in-person的時候常常要滿身大汗擠在小空間跟很多人競爭。我覺得某方面來說現在這樣好像好一點。我在這次career fair認識了一位Société Générale的Project Manager,透過談話,他看到我想進步的決心(應該也感受到了我的掙扎xD),他很大方的跟我交換了Email也願意幫我修改resume還提供了我一個Mock Interview的機會。他提到常常面試別人的人都能看出/聽出對方在聊天時是不是真誠的,如果一個人不是真心想做一件事情,他表現出來的就會讓人有一種虛偽的感覺。這樣看來情緒的表達也是面試很重要的一環。經過幾次來回討論還有模擬面試,他也把他能教我的觀念/心態都教我了,我到現在都還是心存感激。他現在到了Meta當Project Manager還跟我說需要的話能夠幫我內推。在這邊我又再一次看到了connection的重要性。
在疫情期間自己研究寫了不少project(python, sql),內容不外乎就是RDBM還有ML model training/image classification相關的,因為興趣用python寫了一個Discord Bot,還有跟朋友一起參加Hackathon。這時我認為我的Coding實力已經有一定強度了,對於英語會話也不再畏懼。畢業前,因為知道他的重要性,我把握機會在暑假修了大家耳熟能詳的Data Structure。經過這兩年的「歷練」,我很快在班上找到了比較認真學習的同學,每次office hours都會找TA聊天問問題,甚至能在人太多的時候幫忙一起回答問題或是討論。老師公布midterm ranking (for curves)時,我終於嚐到了認真學習的甜果——我排在班上2/130,最後也實至名歸拿了A!
最後,我用了三年以3.41不高不低的GPA畢業了。
* 我的上岸方式可能跟正常人不太一樣,主要我想讓大家知道還有這種方式,希望大家不要因為自己的履歷不好看就氣餒。
上岸過程:
正式開始找工作,投了幾間公司,因為GPA以及沒有實習的原因,不意外的都被發了感謝信函。不過,常常在打球的我在這時受到了籃球之神的眷顧XD。我現在的主管那時正在找一位可以幫忙公司寫data collection/automation script的工程師(contractor position),在打完球後的閒聊我稍微自我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背景還有我的career goal,我主管認為我可以勝任就要我在正式拿到EAD卡的時候告訴他。這期間,我去了在波士頓的Robotics Expo,在那裡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公司,其中也包括:Boston Dynamics, Amazon robotics, Formlabs等等。我也嘗試每一個攤位去發我的printed resume跟負責的接待人員搭上話。令人意外的,有non-profit機構馬上offer我機會可以去他們公司學習,但是我最後還是決定要去我現在這間公司。這讓我發現在美國,真的是你嘴巴越厲害手就可以不用動 (不可以色色。在我即將收到EAD卡時卻半路殺出程咬金,一位在學candidate可以接這個position,就這樣被他搶走了。真的是「我收到了EAD卡,卻也失業了」。還在苦惱我魚與熊掌都沒得的時候,又收到這位主管來信告訴我:「因為我們需要一位可以weekly 20hr+的人,這位學生無法兼顧所以現在這個position可以給你了」就這樣我正式的踏入了職場!在經歷三個月的試用期後,我被評估認為對公司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就從備胎受寵轉為正宮。
--------------------------------------------------------------------------------------
後記:
在工作期間,我的英文口說又大幅的進步了,現在已經是可以跟公司同事下班出去喝一杯的程度了(有這種評量方式嗎?),接下來也很有可能會要準備在公司product-forum中報告。其實留美期間,因為曾經主修英文然後對語言口說也有一定的興趣,有體悟到很多學習英文口說的小撇步以及學習觀念,感覺再發一篇就有點多餘,如果有興趣私訊我很樂意分享一下。
稍微提一下自己之前的戰績,就當作是給大家一個衡量我英文夠不夠格的標準吧xD
• 曾當過1v1的線上英語家教,學生年齡層從國小到已經退休的長輩都有。
• 拿過英語話劇最佳口語發音獎
• 當過學校國際辦事處志工團的執行長
(雖然那時超廢只想著交朋友xD 很多事情都是副執行長在幫我處理)
• 托福: 報名為期一個月的「寫作及口說」衝刺班 聽28 說26 讀19* 寫24 總:97
* 我那時超懶超討厭閱讀任何文章文獻,然後第一次考托福壓力也很大整個到閱讀腦袋放空,就讓大家見笑了。
--------------------------------------------------------------------------------------
有什麼說不好的地方請多多指教,可以補充什麼觀點也盡量補充!沒講清楚的地方也歡迎追問。我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是我也希望能幫助其他人!
就這樣,再見啦!我最後的波紋啊啊啊啊啊啊
同時也在這邊勉勵剛畢業或正在找工作找實習的同學們,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現在也許看不到希望,但也許希望就在轉角啊!(挖礦理論?)
附上一張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與石頭頭拍的甜蜜深情照。*我沒碰到他喔!
*然後在這邊偷渡一下問問有沒有在美國的Monster Hunter Rise Switch玩家。6/30要出DLC想找一些同時區的hunter們一起狩獵,私訊我咱們組個狩獵團吧 顆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