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覺得台灣的大阪相當於台中

身為台中人,個人認為全台灣最像大阪的都市是台中。並且認為台北=東京,台中=大阪,高雄=福岡 先列出兩座城市的共通點: 1. 講話的腔調很有特色,大阪弁跟台中腔都非常好辨認,在當地待久就切不回標準腔了(*最下面有附大阪腔/台中腔與標準語的對照表) 2. 說到「治安」「黑道」「暴力團」時,大家會第一個想到的都市。常被酸8+9跟慶記很多,但慶記實際上很少闖入一般居民的生活中 3. 偏好浮誇的招牌與裝潢以及氣派的店面。文化獨樹一格,性格強烈,被說不像是典型的日本/台灣
imgur
imgur
4. 舊市區跟京都一樣使用棋盤方格規劃,但居住的不是貴族而是庶民,有獨特的庶民文化 5. 西日本最大的都市/台灣中南部最大的都市 6. 民風兇悍,性格急躁,講話直接,有些人看起來很兇但其實還算友善 7. 棒球運動盛行的都市
imgur
8. 常常被說酒店文化及聲色場所特別發達
imgur
9. 國內經濟與商業規模第二大的都市,為地區性的商業與金融中心,且有電子產業,製造業等中小企業繁多,早期以紡織等輕工業起家,而後又有機械產業。但1990年代時卻是經濟蕭條的重災區 10. 給外地人的印象是空氣不好(煙の都) 11. 南(東)來北(西)往的交通中繼點* 12. 新幹線新大阪/高鐵台中在郊區,但周圍的發展都輸給在舊市區的車站。機場離市中心也很遠 13. 居民很捨得花錢在美食上,燒肉餐廳是當地特色 14. 重商重利的都市,跟財團掛鉤,但居民還保有人情味 15. 不動產業及炒作股票的風氣興盛,有高調的暴發戶性格 16. 大阪的商圈跟商業沿著御堂筋分佈,台中的沿著台中港路(台灣大道)分佈
imgur
17. 都市內不同區域的發展呈現巨大差異,有沒落的區(如西成區/中區*)也有繁華街
imgur
18. 當地人覺得自己的城市最適合當首都,政府應該要全力投入資源去發展它 19. 當首都的時間非常短暫。大阪在7世紀曾短暫成為首都,台中在清末曾短暫成為首府 20. 當地人很愛自己的都市,覺得自己的都市全國最宜居,讓他們會稍微有憧憬的只有國外生活水準更高的都市而已 21. 外國人來大阪會去逛黑門市場,外國人來台中會去逛第二市場(但黑門市場環境比較整潔) 22. 外籍移工非常多,但大阪的移工過去大多來自中韓,現在東南亞移工(越南菲律賓)逐漸成為多數 23. 不容易下雨的氣候。台中的好天氣眾所皆知,而大阪屬於瀬戶內海式氣候,背西北也背東南季風,晴天多 24. 第一次去觀光會覺得新奇,但在居民眼中覺得很無聊,只有飲食跟購物的功能。然而因為都市機能不錯,選擇也算多,偶爾還會有新的花樣,住起來不太會覺得很膩 25. 火車站使用大型遮雨棚遮蓋月台
imgur
26. 外地人用刻板印象來批評大阪/台中有哪裡不好時,當地人會開地圖砲反擊 27. 香港人很喜歡來這裡旅遊跟定居 但也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1. 都市規模,北北基桃人口加起來才跟「中京圈」或「大阪府」(不是京阪神)相當,台中跟高雄市區人口大概只有京都的規模(實居140多萬人) 2. 捷運系統的營運哩程數遠輸給大阪,甚至只有福岡的一半而已(2020s) 3. 大阪有環球影城,但台中的華納影城樂園跑了(當初要來的確定不是迪士尼也不是環球影城) 4. 道路設計,大阪市區棋盤方格的區域很大,市區跟台北一樣有一堆高架道路。但台中市區巨觀來看是蜘蛛網狀夾雜棋盤方格與不規則的道路,再加一條環狀快速道路
imgur
5. 在台灣人眼中台中還算是個宜居的都市,但大阪人以外的日本人不覺得大阪是個宜居都市 6. 文化底蘊,大阪是歷史超過千年的城市。但因為台灣歷史太短,所以台中的歷史也不長 7. 大阪市區靠海,台中市區不是 雖然第二大都會區也是台中跟大阪的共通點,但歷史脈絡不同。大阪人口曾經比東京還多,但現在的夜間人口比橫濱還少。台中則是從人口從落後於一堆都市跑到第二 *另一方面交通往來的中繼點,台中的確是台灣南來北往的中繼點,但其實大阪也是東來西往的中繼點。尤其在明治維新以前,大阪是日本的交通樞紐與貨運集散地,日本發展東移加上國土納入北海道沖繩以後,交通樞紐跟國土中心才逐漸變成東京
imgur
此外,也有些人台中的都市性質像名古屋,但其實完全不像,台中除了重劃區以外的市容也很破舊,跟整齊到相當無聊的名古屋相比差多了。說起來名古屋其實還比較像新竹市或竹北,名古屋以外的愛知縣像新竹縣,他們相同的特質有: 1. 國家的金雞母,有享譽世界的巨型企業(豐田/TSMC)為國內賺進大量外匯,多間大型公司集中形成的工業城(産業の街、仕事の街) 2. 科研水準一流的都市,名古屋大學有出過不少諾貝爾獎得主。新竹有清大交大 3. 被日本人嫌到爆的都市;被台灣人嫌到爆的都市。例如冬冷夏熱的氣候,以及只注重實用而不重視觀光的都市規劃 4. 一個常被觀光客、連鎖店跟展覽表演通過跟跳過的都市,日本有「名古屋飛ばし」,台灣有「新竹飛ばし」 5. 收入比其他地方都市高很多,年輕人會為了工作而移入。因此人口組成年輕 6. 外來人口佔比很高的冷漠都市 7. 文藝景點不多,自己人不推薦來此觀光,外地人來只能帶他們去巨城等商場(但大阪在那個魅力度排行榜其實也排在倒數第二)。因此日本人旅遊會直接去大阪/福岡,台灣人旅遊會直接去台中/高雄 8. 物價水準逼近首都圈 9. 新竹有貢丸跟米粉等傳統美食,名古屋有鰻魚飯跟雞。但卻常被外地人酸是美食沙漠,飲食口味很重,美食只有麥當勞 10. 商圈數量不多,名古屋繁榮的商圈集中在火車站前到栄那一帶,新竹繁榮的商圈集中在巨城那一帶 11. 有特色的景點絕大部分在名古屋以外的愛知縣;有特色的景點絕大部分在新竹縣 12. 夾在兩大都會圈中間,都市發展很快但常被說是鄉下 比較不同的點是,名古屋有大型國際機場,名古屋港更是日本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但新竹兩個都沒有 去名古屋旅遊過後真心覺得它不是一個吸引人的城市,市區的景點比人口只有它的一半的台中市區還少,至少台中舊市區還有一些古蹟跟文青景點可以看,飲食也比較豐富 此外我認為與其去找名古屋當觀光夥伴都市,台中不如去找大阪或福岡,他們對觀光的用心度吊打名古屋,能學習的東西比較多,而且民風與環境也跟台灣比較相近,要學也比較容易。名古屋只適合做產業交流 台中未來如果要開發對日航線,大概也是以成田關空羽田為主,因為商務跟觀光的需求大,其次才是以觀光為主的福岡、札幌跟那霸 *雖然台中中區在日治時期是仿造京都建造的,有河流與柳樹,但戰後並未限建高樓,加上大量人口移入且商業蓬勃發展,而具有濃厚的庶民氣息,全盛時期反而比較像心齋橋一帶的大阪(髒亂版的),只是現在已經變成鶴見橋了🥲 將台灣的都市特質對應到日本的都市會有以下結果: 北北基桃->關東 新北與基隆->神奈川+埼玉+北關東三縣 板橋->橫濱(首都圈中另一個核心都市,但橫濱的港口機能比較像基隆) 桃園->千葉(大型的國際機場,關東/台灣北部的玄關) 龍潭或南港->筑波(學術都市。日本的國土地理院在筑波,台灣的中研院在南港,中科院與核能研究所在龍潭) 竹苗->東海/日本中部 新竹->名古屋/愛知(國內最重要的工業聚落、繁榮但卻常被說是最無聊的城市) 苗栗->岐阜(手工藝發達、地形多丘陵) 中彰投->沒有京都跟神戶的關西 台中->大阪(曾短暫成為首都、商店看板裝潢浮誇、腔調非常好辨認、中南部最大的都市) 彰化->奈良(鹿港老街跟大佛) 南投->滋賀(山多、有琵琶湖/日月潭) 雲嘉->山陽山陰 雲林->鳥取(外傘頂洲也是砂丘,但是是在外海) 嘉義->廣島(地方都市、盛產牡蠣) 南高屏->九州(曾是荷蘭人的貿易據點、對西南的玄關、教會很多、在19世紀以前是與清政府往來最密切的地區) 台南->長崎(貿易港出身、第一個接觸西方人並進行港口貿易的都市、兼具和漢洋風格的歷史文化) 高雄->福岡+北九州(港都、重工業都市、國家對西南的玄關) 屏東->鹿兒島+宮崎+熊本(氣候溫暖、盛產水果) 澎湖、墾丁->沖繩(群島、珊瑚礁海岸) 宜蘭->新潟(產魚、面冬季季風) 花蓮->靜岡(有斷崖絶壁與高山地形,自然環境很相近但靜岡的工業很發達) 台東->高知(美麗的海洋風景、溫暖潮濕的氣候) 大概像這樣但這張圖跟我上面講的有一點點不同
imgur
台灣並沒有類似北海道、東北、或京都的地方,除了平地沒有典型的溫帶氣候外,台灣本土的王室歷史非常短暫,也沒有封建貴族文化,更沒有特別排外個性又難相處的縣市 所以我們還是別再騙日本人說台灣的京都是某某都市了,台灣沒這種地方,不需要給他們不切實際的想像 *台中腔跟大阪腔與標準語對照表: 標準語/大阪腔 標準中文/台中腔 本当?->ほんま?  真的嗎?->真(的)假(的)? そうだね->せやな  對啊->嘿啊 ~だよ->~やねん ~是~喔->~是~齁/ㄏㄧㄡˇ
愛心哈哈跪
427
留言 32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