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台大醫學系重考事件
這起事件是由台大一年級醫學系抱著好玩的心態重考學測,並順利通過個人申請的書面審查和面試,二度錄取台大醫學系,所引發的爭議
這次事件的爭議點我把它分為兩大塊,分別為制度和道義
先來聊聊學生的客觀評價
1.該名醫學系學生曾因為選課被擋,跟系辦爭論、吵架,「所以這次做出這樣的事情,好像也在預料之中。」
2.去年該生考完學測後,獲選上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國手,接著又再參加指考以超高分進入台大醫學系,地奧也拚出好成績,當對方說出要重考時,他以為只是考好玩的,沒想到事後還花了幾天時間做備審資料,還通過面試、錄取
3.在學測個人申請的審查資料上不老實,隱瞞是台大醫學系在學學生的身份。
看得出來該生天資聰穎,並沒有做出走後門或者靠關係等反制度手段,光筆試成績就能讓很多旁邊說閒話的人閉嘴了。但真要說的話,在審查資料上動手腳這點比較有爭議,不過要用這點去譴責該生,我認為還是不太合適的,面試是單位為見面者的一種交流測試,既然稱為測試,那麼就是透過考官交流與問答,來觀察考生的水平,學生完全可以只展現自己好的一面,甚至避重就輕迴避問題,不如說有目的的隱瞞才是面試加分的精髓!
既然他有遵守制度的流程,那麼他的所做所為就是他的權益,就跟有人繳了報名費,考試當天缺席一樣,有沒有來考試沒有人會強迫,更不會譴責,出席也是考生的權益;大家都是公平寫同一張考卷,走同樣的流程,在我看來出問題的是學校,而不是學生
再談道義的問題
很多人表示,無故浪費名額,台灣因此損失一個醫生…嗯,沒錯該生心態上確實沒有符合學測的精神,但把視角拉開會發現類似的事情卻不斷上演,就像有錢人越賺越多,儘管政府有設法讓社會公平些,但貧富差距仍然越來越大,我認為有句話說的很好:「去跟你們老闆說。」,如果不能改變自己請試圖改變他人,社會是現實的,不要總想著別人主動幫你。
當你沒辦法改變制度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提升自己的實力吧,至少不要當最後一個被犧牲的人
參考資料:
中時新聞網
蘋果日報
聯合新聞
Dcard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