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

錄取中學教甄/ 邊代理邊考教甄策略 心路歷程篇

First of all,給所有正在準備教甄的你: 若你真心想當一位好老師,並立志當正式老師,trust me,總有一天會讓你考上的!早晚的問題。 這是在考教甄最低潮時,恩師送我的一句話,也是這場教甄讓我向前的最強力量。 --- 那日,一起去領取未來教育100的獎項。回程路上,望窗外一片漆黑,想到明天又將踏入厭世辦公室,心情跟著黯沉下來,我在車上跟老師抱怨:「教甄好難,國文科錄取率那麼低,六百人才錄取一個……每次考完都覺得好沮喪,感覺看不到未來,不知道哪一年才考得上?」 恩師聽後分享:「挫折難免。第一年考教甄時,我接連慘敗,絕望地心想,我真有這麼爛嗎?」這句正好是我當時心境。 原來老師也先代理一年,隔年,因緣際會被校長相中才在聯招拔得頭籌。 老師堅定地告訴我:「若真心想走老師這條路,就一定會考上。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有時候緣分到了,自然會找到出路。」很多人只會同情我,建議我轉跑道。只有恩師,始終支持、鼓勵我,即使我懷疑自己、懷疑人生,老師始終對我有信心! 所以,我現在要把這句話送給所有因教甄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的老師們:請保持信心! 以下分享這代理一年半以來的準備策略及心得: 1.教甄策略:集中注意力 2.教甄=五分實力+三分資歷+一分貴人+一分運氣 3.全力拚教甄?邊代理邊準備? 4.別絕望,所有努力都是為未來做準備 /1.教甄策略:集中注意力,堅持到底/ 你真的準備好踏入這片腥風血雨的教甄叢林了嗎?你知道國中各科老師的每年錄取率了嗎?以國中國文科而言,近五年的平均錄取率是0.8%。 你沒看錯,不是8%,是0.8%! 108課綱後,生科及專輔是較為溫和的選擇。但當我明白國文科的挑戰有多麼艱鉅時,已實習結業。千萬不要以為加科「一定」會增加自己的優勢! 有些前輩會提供一些錯誤的觀念:趕快去修第二張教師證啊! 我只能說,這建議可以再斟酌。 試問,多一張教師證會提高錄取機會嗎? 首先,等你修完第二張教師證時,時局如何都不知道了,屆時專輔、生科還會有那麼多缺嗎? 此外,一科都hold不好的你,真有辦法同時準備兩種科目的考試嗎?最後會不會兩頭失?這些考量都可以納入。 先前認識一些代理多年的老師,發現原科目缺開的少,就趕快重返學校,花上一兩年加科,結果拿了兩張教師證,兩科的教甄筆試都過不了,考個五到八年考不上,就放棄,寧可一輩子代理了。 因此我認為,與其多幾張教師證,不如好好把一科讀好、強化。先讓自己的筆試強起來,不要一碰壁,就轉跑道,這樣兩科都弱弱的,反而一點優勢都沒有。 要找對考試路,看見自己的優勢! 教甄分為初試、複試,光要從初試擠進複試這樣的窄門,就難難難!第一年考教甄,驚訝於國中名額之少,我的策略是亂槍打鳥,有開缺就衝!連同高中一起考,看會不會幸運錄取。在短短三個月內,考了快二十所學校,什麼北一女、中山女高、板中、壢中、麗山、樟樹都考了,當然全數落榜。唯一進複試的是中科實中雙語部,最後也鎩羽而歸──當時好挫折,現在覺得失去有時也是種福氣。 後來改變策略,專注於國中部的考試。 我要說的是,找到對的考試路真的很重要,有些路不屬於你,就別浪費時間了。不要心存僥倖,亂槍打鳥不一定會中。 去年大亂考,耗心耗力,磨損了自信心,也灑了不少錢。今年定下心來,腦袋比較清楚,更能看清目標。 在這幾場考試中,發現自己的優勢是「英文」,所以若雙語部開缺,我就有機會。 我清楚自己的實力,教育系出身的我國文程度跟其他中文系畢業的相比,真的很弱。要是參加縣市聯招那種六百多人取五的,一定連複試都進不了! 因此,考教甄要發掘自己的優勢,進而截長補短。 /2.教甄:五分實力、三分資歷、一分貴人、一分運氣/ 為何我會說「教甄=五分實力+三分資歷+一分貴人+一分運氣」? 實力是用來拚初試的,但初試題目百百種,各校出題風格又不同,若非奠基深厚的實力,真的無法錄取。若進了複試,有一半靠的是資歷。所謂資歷,指的是學歷和在教育界的得獎紀錄。 然而有好的實力跟資歷,若沒有那麼一點貴人相助,或是那麼一分好運氣,也很難錄取。這次能幸運上岸,正是因為多了運氣跟貴人相助。謝謝所有給予我肯定與鼓勵的貴人,特別感謝代理學校的教務處團隊。也謝謝剛好開雙語缺這樣的好運氣。 每一刻的努力,都是為未來鋪路。每一刻的結緣,都將是未來的引水人。真誠對待身邊人,有天他們會顯靈! /3.全力拚教甄?邊代理邊準備?/ 實習後,到底要全力拚教甄?還是一邊代理一邊考教甄? 我覺得因人而定,有些人適合全心全意讀書,實習後閉關半年就應屆錄取正式教職了。 但我無法忍受自己全天關在家裡衝刺,我喜歡忙碌而規律的生活。我的考量是,一邊教書,一邊練板書跟備課,還可以一邊練習班級經營,對於學校運作也會較熟悉。我評估這些對我而言,在複試時,是有利的。 不過在代理時,要記得自己的目標是:考教甄。 時間規劃要掌握好,白天教書、晚上讀書,千萬不可以放掉。心志也要堅定。教書一整天,腦袋真的很容易被學生佔領,我時常晚上看著考試用書,但腦海裡全是學生的一言一行,就這麼盯著同一頁10分鐘──後來我試著透過寫日記,將這些雜思雜念,放下。 此外,代理要仔細挑,挑個正常的學校。因為聽朋友分享,一邊代理,一邊兼行政加班到晚上,不但備課時間被壓縮,更沒時間讀書,耗心耗力,準備考試難度就高了。 建議可以找個安定的學校,事少又能專注於教學專業,如果辦公室裡能有幾個激勵人心的前輩,每天提醒你要好好準備教甄、不然就去考公職,那就更好了!有時悲憤才能使人有向前的力量啊! 然而這不代表代理時,在教學上可以敷衍。我爸和之前實習的師傅常跟我說:「考試比較重要!不要把時間耗費在學生身上,多為自己著想。」誠如開頭所述,我認為這完全不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人生中的所有努力都是為未來做準備」,堅持做好每件事。 代理期間,我對於教學上的求新求變(但創新不能把教學本質搞砸,看到一堆搞「翻轉」的年輕老師都「翻船」了),路過老師、合作導師都看得見;在教學上的成就,教務處、導師們也會口耳相傳;對學生的真心誠意,學生間也會互相流傳,校方自然會知道。 而這些,在進入複試,甄試學校打到學校時,行政端同仁的回答都將成為重要積分。 /4.別絕望,所有努力都是為未來做準備/ 你現在的所有努力或許當下不會即刻受益,但總有一天會大豐收! 大學四年,看著身旁同學翹課、抄作業、考試應付了事,但我始終堅持把每件事做好,不為了甚麼,就是個態度。我也不知道大學成績好,除了領那微不足道的獎學金外,還能幹嘛?但畢業後,發現原來這四年的努力瞬間反饋──讓我可以申請到好的海外研究所,更讓我建立很好的教授圈人脈。 實習、代理也是如此。 記住,在教甄這場路上,除了靠會讀書的腦袋,你還需要技巧、人脈與運氣! --- 最後,我想所有征戰教甄的代理老師們,心中最為苦悶的莫過於對自身地位的自卑感與對未來的茫然與不安。 這場遊戲最大的挑戰就是心魔,你能否將這些負能量化為推力? 能否將外界的雜音扭轉為正能量並證明自己? 這一年半的代理期間,對我來說最痛苦的不只是讀書,而是外在的挑戰與負能量。但謝謝所有曾給予指教的前輩們,讓我化悲憤為力量,才能有今天的自己。 願 所有有心的好老師 莫忘初衷 早日上岸! 關於教甄的血淚,筆者將一系列的題庫及應試技巧寫在BLOG上,分享給有需要的老師們: ●東風化雨/甄試筆記:
●錄取中學教甄/ 征戰考場篇 PART1.筆試:
●錄取中學教甄/ 征戰考場篇 PART2.試教:
●錄取中學教甄/ 征戰考場篇 PART3. 口試 三折頁:
愛心
174
留言 8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