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不知道去哪裡 來台中大里就對了!!!
2019年11月27日 19:51
『大里』一個現代人文與古典懷舊交織的地方;大里區,舊名為「大里杙」,「大里」這兩個字,原是番社的譯音;「杙」則是指「繫舟筏的小木椿」早期為憑補族洪雅的社域,由於位居交通要衝,雍正、乾隆年間,湧入大量的移民,先民沿著大肚溪進墾,並溯大里溪而上,人口當時約有兩萬餘人,後就衍生朗朗上口的唸謠;『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
第一站來到了菩薩寺 位於爽文國中後門的正對面,跟一般的宗教建築感不同,可以發現整棟建築幾乎都是被綠色的藤蔓植物包圍,藝術美感結合的綠色建築,門前有一顆很大的老梅樹石,約十二月下旬至1月 門前的梅花樹就會變得一片雪白,門前的潺潺水流聲與芬多精的包圍整個人的心情不自覺地都平靜了下來,很適合平常勞累想身心舒壓的前來,最頂樓還可以抄寫佛經~平靜心靈呢
繞到國光路走,我們很快地到達了大里杙的老街,先到達的是有名的七將軍廟。
『七將軍廟』是供奉六名因公殉職的戰士及一隻忠勇的義犬,將軍爺神威顯赫,有求必應;舉凡事業生意 、求財求富 、身體健康平安都可以來求,也因此香火相當鼎盛,來廟膜拜祈福者絡繹不絕,裏頭還可以補財庫點光明燈。

沿著路繼續往下走,會發現旁邊有個有古色古香的木造小屋大里杙文化館,紀錄的大里的興盛與歷史的痕跡,裏頭會有不定期的展覽,約兩個月換一次主題,原是日據時代時期的保正集會所,建於日治時期昭和四年(西元1929年),建築物本身就是一棟近百年的歷史建築;日據時代採用的建築方式皆是不用釘子不用水泥的建築榫印結構

往前約五十公尺處就是大里福興宮 供奉著「湄洲軟身二媽」是清朝中期文物,也是全國唯一神像類的重要古文物,約有206年以上的歷史,很值得前來參拜;參拜完後其大門左前方有一個雜貨小舖,裏頭有販售小物及小點可前往嚐嚐😊
離開大里老街,我們來到了大里纖維工藝博物館,是個適合親子前來 長知識的好地方,目前都是免費入館喲
逛完後還可以到只有週末才會開的國光花市
很適合採買各種植物或是栽種的材料及各式小吃
繼續前往大里內新菜市場 尋找隱藏版銅板美食
內新市場很好逛 什麼都有,但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請往下看)
‼️港式郎 鮮肉包 是有湯汁的鮮肉包呀‼️
像是吃大顆 但有點咬勁的小籠湯包
外皮嫩嫩脆脆 裏頭的肉吃起來也格外紮實
完全沒有乾柴的感覺 會想要一口接著一口吃呀
順到來到位於大明路上有珍綠豆沙牛奶專賣店
堅持不加奶精跟化學添加物
點了一杯限量的紅豆沙牛奶
但綠豆沙牛奶 也是很好喝喲❤️
帶著我的鮮肉包與紅豆沙牛奶來到大里的內新國小 正好是夕陽西下微風涼涼 可以在這而優閒的吃完後 好好散步 的彩虹跑道
一日遊行程:菩薩寺-七將軍廟-大里杙文化會館-福興宮(雜貨小舖)-大里纖維工藝博物館-國光花市-內新市場(郎鮮肉包)- 有珍綠豆沙牛奶 - 內新國小彩虹跑道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