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道路工程的第一步:左轉道
2020年9月19日 12:38
這張照片來自fb社團「內壢大小事」的網友提供,內容是道路模仿日本做外推左轉專用道,並且以槽化線與不扭曲的道路施作(槽化線上車輛為工程單位車輛)
這種外推左轉道好處有:
1.左轉不擋直行,這是台灣路口最常遇到的問題,一塞就直接堵住動不了,而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應該也要學日本,在槽化線部分允許左轉車輛直接壓上去,但這樣一定要做雙向分隔線
2.左轉視野變佳。在左轉專用車道上,更能容易觀察對向來車,避免死角造成轉彎直行相撞的事故
3.捨棄過寬車道和慢車道、路肩。台灣交通會亂,和以上三點高度相關:過寬車道造成空間浪費和車速無意識增快;慢車道和路肩造成不必要的車流打結,尤其是右轉車vs靠右直行機車,另外也能減少違規路邊停車的問題(這種路上違停應該都直接把後面塞好塞滿了
可改進的部分:
其實就是人行道!雖然沒了過寬路肩是好事,但直接影響的會是經常使用路肩通行的台灣路人,人行道+欄杆的設置可以有效保護行人,尤其針對孩童、老人、輪椅、嬰兒推車、身障等較弱勢族群;而且人行道夠寬的話也能做停車彎,便利有臨停需求的駕駛人!但一定要做好配套措施,市區扁車彎最怕的就是久占不移的白癡
有科學根據設計的道路不是國外專屬,台灣交通局若有心經營,也能做出不差的成果!不過相對也要提升對用路人的宣導,光看原文留言及原Po的字句就知道他們根本不懂這種設計的用意

